Go to contents

泛執政圈大選候選人支援率幾個月來無顯著變化

泛執政圈大選候選人支援率幾個月來無顯著變化

Posted April. 30, 2007 03:43   

한국어

4·25再補選以大國家黨慘敗而告終,但從目前來看,非大國家黨陣營得到的“反射利益”似乎不太大。

據本報和韓國調查中心(KRC)28日共同實施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泛執政圈大選候選人的支援率和第四次調查(3月29日)結果相比沒有太大變化。

前京畿道知事孫鶴圭的支援率爲6.4%,和上月的調查結果(6.0%)相差無幾。據分析,前首爾大學校長鄭雲燦雖然從0.5%上升到2.2%,但由於其支援率本身就很低,所以很難認爲他會“乘風而上”。

前開放的我們党議長鄭東泳、金槿泰、前國務總理韓明淑等人的支援率也只是停留在1%左右。

3月19日聲稱“前往西伯利亞”並退黨的孫鶴圭接受選舉小組人士等方面的考驗後,最近才開始建立自己獨立的勢力。

幾個月以來,鄭雲燦一直沒有明確闡明是否參與政治。

泛執政圈的其他大選候選人也喪失了個人提升低支援率的動力。

但是,泛執政圈的幕後活動卻無法預測。很多人提出了5月份進行“結構調整”的說法。也就是說,從再補選的結果可以看出,大國家黨並不是堅不可摧,因此,如果通過“創造性破壞”,妥善組織非大國家黨勢力,就可以在年末的大選中一決高下。

核心問題是以誰爲中心、如何凝聚在一起?

鄭東泳、鄭雲燦、孫鶴圭聯合起來的“鄭、鄭、孫聯合論”或者“湖南、忠清、京畿” 聯合的“西部地帶論”、前議長金槿泰和民生政治團體的議員千正培攜手合作的“改革聯合論”等版本不斷流傳。

最近還出現了“黑洞論”。開放的我們党議員閔丙鬥說:“如果鄭雲燦等人和市民社會勢力聯合,打出參與政治的旗幟,就會像黑洞一樣立即將非大國家黨勢力吸引而來。”

儘管如此,考慮到大選時間和開放的我們党領導層的任期(6月14日)等因素,大多數人還是認爲泛執政圈將在5月末前後確立變化方向。



鄭用寬 yongar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