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說人類是健忘的動物。但是,人類不是全部忘記的,也不是全部都能忘記的。生活中我們壹定會受到靈魂的傷害。而且傷口越深,記憶就越深。柳鐘浩在自傳隨筆《那年冬天還有秋天,我的1951年》中這樣說道,“如果不是生活的強制帶來的傷疤,記憶到底是什麽?”也就是說,所有的人生都會伴隨著痛苦,我們的記憶是痛苦留下的痕跡。
2023年新年開始了。日歷上的數字變了,但我是和昨天壹樣的人,日常是相似的壹天。忘年會的時期雖然結束了,但忘年意味著忘記痛苦,實際上很難完成。因為,去年的苦惱和感情也會在跨年之後出現。
新年伊始,雖然不是希望魔法般變化的年齡,但是向覺得新年很郁悶的人介紹這首詩。這位年事已高的詩人說傷疤會成為活在當下的力量。如果說人生的傷痛是無法避免的,也無法忘記的話,那麽讀著這首詩,希望在新的壹年裏傷痛成為堅實的傷疤。
金初燁的短篇小說《朝聖者們為什麽不回來》以這樣的句子結束。“我們在那裏會很痛苦。但是會比那更幸福啊。”借這個句子來吟誦壹下新年的希望事項。我們會很痛苦,但我們會比那更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