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爲覓尋古代史複原的線索3年間走訪了73個高句麗山城的元鍾善理事

爲覓尋古代史複原的線索3年間走訪了73個高句麗山城的元鍾善理事

Posted March. 07, 2018 07:59   

Updated March. 07, 2018 07:59

한국어

“高句麗的古稱之一是有著城池意思的‘溝’。也就是說,高句麗文化的核心是完整地融入了山城。這也是我迷上最能感受到開墾了廣闊的帝國的高句麗的山城的理由。”

 他被高句麗山城深深地迷住了。在超過3年的時間裏,對在中國遼東地區的73個高句麗山城全部進行了考察,並將這些用照片和文字記錄了下來。這並不是專攻高句麗史的曆史學家的故事。最近,記者在首爾鍾路區東亞媒體中心見到了出版了《遼東,前往高句麗山城》(原木出版社)的你好韓國的中國部門代表、同時也是大連韓國國際學校財團理事的元鍾善先生(63歲•照片,音譯)。

 他于2001年爲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移居到杭州。在接觸到連接杭州到北京水路的中國內陸運河—京杭大運河後,他開始了與高句麗山城的緣分。

“在建造運河的同時,物流移動和經濟盛放的當時的隋朝,爲了進攻東邊的巨大帝國高句麗而費盡了心思。他們想親眼確認一下曾嘗試征服,但最終還是失敗的高句麗的力量。”

 書籍囊括了高句麗曆史。從朱蒙建立的第一個道邑訖升骨城(卒本城)、在隋朝的進攻下始終沒有倒塌,頑強挺住的遼東城、到在668年高句麗被唐朝攻陷後曾誓死抗戰的安西城等。可以通過照片和地圖一起確認以前只聞其名的高句麗古代城池的真實面貌。

 元某表示:“高句麗山城最大的特點是利用險峻的周圍山勢,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防禦力。這也是與中國中原的其他國家相比,人口和規模處于劣勢的高句麗能夠延續數百年曆史的力量源泉。”

 值得關注的是,通過元某的現場實地考察,發現了之前不爲人知的九連城、福州古城等13個高句麗山城。寫了推薦文的金容玉評價說:“此次研究將成爲尋找複原韓國古代史的線索的‘志石’。”

 元某表示:“由于采石場山城本身整個化爲烏有,或被開墾成農田,沒有留下痕迹等被置之不理的高句麗山城也有很多”,“希望能同時討論對高句麗山城的關注和保存對策”。


柳原模 onemor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