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怎麽才是迎接臨終的“正確方式”?

Posted March. 05, 2018 07:57   

Updated March. 05, 2018 07:57

한국어

―聽說您每天早上都會關注報紙上的訃告報道。

“每天閱讀訃告報道是想尋找臨終的榜樣。從我們的訃告上看,大部分是有關經濟世俗方面成就的故事。我很想見到在死前或面臨死亡時,如何結束生命等問題,但很難找到這樣的訃聞(Obituary)。

 ―那麽,您期待的臨終榜樣究竟是什麽樣子的呢?

“不久前,某人 給了講了一個去60多歲的葬禮上的故事。在出殡之後前往火葬場的路上,在殡葬車內播放了離開人世的故人的影像。‘我感謝您在這個下雨的陰天參加我的葬禮。…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真是太感人了,我很高興能平安地完成我的一生。深深地感謝前來吊唁的各位。’大概是這樣的內容。也就是說,在下雨的日子裏,配合著天氣,拍攝了幾段影像留下下來。令人驚訝和感動不是嗎。在這樣的死亡之前,做好收尾工作很重要。我們也應該這樣做。”

 ―我們對死亡的反省不夠,爲什麽會這樣呢?

“我認爲,朝鮮時代的儒教社會給我們帶來了巨大影響。儒教沒有來生觀(對來世的看法)。所以會執著于現狀。就算在談到死亡時,也常常會使用陰間使者帶走我們這類的描述。”

 ―醫生是救活的職業,那麽您又是在何時、如何關注死亡的呢?

“大概是15年前,在我50歲之前。如果我死了會怎麽樣,突然會産生這樣的不安情緒。即便如此,這不是一件去教會會寺廟就能解決的事情,作爲科學工作者的醫生來說,對死後生産生關注並對整個死亡感到苦惱。”

 ―對死亡産生關注並反省之後,出現了什麽變化呢?

 “到那時爲止,我一直在學習並認真寫論文。但是,我逐漸意識到了生活的有限性、死亡的不可預測性、存在的重要性。後來有了整理自身的習慣。整理講課資料,整理工資明細,並向首爾大學醫院醫學博物館進行捐贈,當然也准備了遺書。與我的葬禮相匹配的音樂也准備了200首左右。我想把音樂往前分揀。”

 在采訪過程中,他坦言,“事實上在住院時,經常會産生自殺的衝動。但是對死亡關注並學習後完全克服了這種衝動。”對死亡的反省能安慰內心,使人更積極地生活。

 鄭教授從2007年12月開始一直在講授死亡學。作爲韓國死亡學會理事參與,不僅不定期地舉行死亡學會講座,還輾轉全國各地與大衆交流對死亡的看法。大學的最高層課程、醫學相關學會、70多歲的高中同窗會等,講座對象也是多種多樣。最近,他在首爾大學醫科大學開設了死亡學講座。他的死亡學講課本月將迎來第470節。

 ―在死亡學、死亡教育方面,有什麽好的建議?

 “基本宗旨是,並非要遠離死亡,而是將死亡視作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並經常反省。”

 ―沒有誤解和抗拒心裏嗎?

“到現在也還有一提到死亡就會産生抗拒心裏的人。在某個機關中,聽說講課題目中有‘死亡’一詞馬上拒絕,在不改變內容的情況下把死亡換成了‘美麗的結束’後馬上OK了。還有一次是在濟州講課時,一位媽媽拉著一名小學3年級的學生。比想象的要認真聽講。德國從小學5年級開始就學習死亡教育。雖然講的是如何看待伴侶動物的死亡。高中的時候,倫理時間要討論‘如何對待被宣告人生進入倒計時這件事’。可不否認的是,學習死亡教育,社會變得更加成熟。

 ―聽說講課時您會說一些近死體驗的故事。

 “近死體驗是暫時性的死亡體驗。瞬間心跳脈搏停止,通過心肺複蘇術回生的人當中10 ~ 25%的人擁有近死體驗。出體經驗(所謂的靈魂出竅)、與亮光的通信、與已經離開人世的親人的會面等是近死體驗的主要類型。”

 ―聽起來很神秘…那到底有沒有靈魂呢?

“一提到近死體驗就會讓人産生靈性術之類的想法,但其實不是,這是科學的真實存在。我介紹的近死體驗是收錄在Lancet和美國腎髒病學會雜志等醫學專門學術期刊上的論文內容。不是靈魂的存在與否,而是可以通過即使肉體停止運作而意識仍清晰地保留的體驗了解。神秘體驗無法刊登在這樣的學術刊物上不是嗎。”

 ―其他人的近死體驗爲何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呢?

“他人的近死體驗可以消除我們對死亡的恐懼。雖然是瞬間的死亡,但它告訴我們死亡並不是痛苦的。特別是像癌症晚期患者這種面臨死亡的人,可以大大地緩解對死亡的恐懼。積極性的變化也有助于預防自殺。我15年前之所以能戰勝死亡恐懼,主要是得益于學習了近死體驗現象。”

 ―最近人們幾乎都是在醫院中結束生命。

“韓國是迎接最悲慘的臨終的國家。在重症監護室依靠人工呼吸機,無法和家人見最後一面,痛苦地離開人世。這距離有品位的死亡非常遙遠、這是孤獨悲慘的死亡。僅在數十年前,孫子孫女在家中陪爺爺奶奶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但似乎重症監護室更喧鬧擁擠了。

“由于科學和醫學的發達,增加了維持生命治療。如果患者或家屬醫護人員沒有提出延長生命的治療的話,將被視作醫療行爲的失敗。但是晚期癌症患者到底是否必須適用維持生命治療,還是一個疑問。”

 ―您贊同最近實施的“維持生命治療決定法”嗎?

“是的。無意義的維持生命治療只會增加患者的痛苦,並給家人帶來更大的痛苦。維持生命治療決定法在日本無法立法,但在韓國卻立法了。執著于維持生命治療的慣例應該修改。”

 ―也有不知道自己是晚期癌症患者,但住進了重症監護病房住院的人。

“有的家人不會告訴癌症晚期患者當事人該事實。那個其實不好。向患者說明病情並尋求理解,患者才能積極地接受治療,才有可能出現好的治療效果,並努力地過剩下的生活。就這樣安心地迎接死亡的做法才是有尊嚴的死。”

 ―您的意思是說患者有准備自己的死亡的權利是吧。

“幾天旅行回來時我也對家人說過‘好好在文壇幹,好好吃飯’這樣的話,但去死亡旅行的庭院裏並不能說任何故事,應該只能閉著眼睛吧。”

 ―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對生存的期待更大了。

“事實上最近我國社會各處似乎都煽動著‘100歲幻想’。要說100歲時代很容易,但說實話真活到100歲並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我的看法是,無論是80還是90,如果過著與衆不同的精彩的生活,那麽現在比起延長生命的長度,我們更需要好好收尾生活的姿態。”

 ―如果去周圍人的葬禮,會有什麽感想?

“如果去韓國的醫院殡儀館的話,沒有亡者。屍體也不在那裏,而是在有點遠的冷藏間放著。如果吊客們能共享離開的人喜歡的音樂和視頻等就好了……但事實上這真的非常難。”

 ―作爲死亡學者兼醫生,您是如何定義死亡的?

“死亡是不是有點像脫下冬天的衣服換上春天的衣服的過程呢。死亡並不是消亡,而是轉移了。”

 ―那麽應該如何准備死亡呢?

 平時應該與家人多討論一些有關死亡的故事。雖然每個家庭情況不同,但無非就是回顧那時候過去的時間,寫下遺書,並找找喜歡的音樂和畫作等。那麽一來,對家庭成員們的理解也會對進一步增加。”

 鄭教授工作的首爾大學醫院整天都很忙碌。采訪結束後會,記者看見路過癌症住院區穿梭于那裏的人顯得十分疲憊。當時腦海中想起了鄭教授的一句話。“雖然醫生說這樣的話就會挨罵,但醫院入口處很顯眼地貼有‘人類之生老病死乃天之法則”的句子。”意思是說,應該更積極地看待並接受死亡這件事。


李光杓 kple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