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朝鮮王朝實錄》

Posted June. 01, 2006 03:00   

朝鮮時代負責歷史記錄工作的官吏是史官。他們在朝廷會議上,一五一十地記錄皇帝和臣子之間交談的話。關於市場上發生的事情,也會根據聽到的報告逐一記載。史官留下的各種記錄被稱作史草。堪稱記錄文化精髓的《朝鮮王朝實錄》就是以史草爲基礎製成的。

▷太宗時期有一段體現史官們正直精神的趣聞。皇帝爲甩開史官,就在寢宮內召開會議,但史官卻拿著紙和筆跟隨到寢宮,在寢宮外面邊聽邊記錄。據說,震怒的太宗更換了史官,但新任史官乾脆跟進了寢宮。皇帝討厭的另一個官吏就是言官。就是全權負責向皇帝直言的官吏。也有人主張說,朝鮮歷史之所以能持續519年,得益于史官和言官。

▷被日本掠奪的47冊《朝鮮王朝實錄》將被歸還給韓國。這就是分別保管在鼎足山、太白山、赤裳山、五臺山四大史庫的實錄中,被轉移到東京大學的五臺山版本。由於該實錄被指定爲世界文化遺産,因此,歸還代表韓國文化財産的王朝實錄具有深遠的意義。掠奪文化財産的行爲是體現人類貪欲和破壞性的野蠻暴行,但是,儘管全世界都進入了文明時代,而文化財産的歸還幾乎沒有實現。法國從江華島掠奪的外奎章閣書籍的歸還協商到現在仍止步不前。東京大學決定將實錄歸還給首爾大學的做法值得高度肯定。

▷據文化財産廳統計,7萬多件韓國文化財産漂流海外,其中46%在日本。應該將此次歸還行動視爲早日實現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期強行掠奪的文化財産被歸還給韓國的契機。只要文化財産被掠奪,就很難像這樣找回來,在這種事實面前,韓國內部應該認識到清理歷史意識的必要性。現在雖然很多人談論歷史問題,但卻很難找到製成《朝鮮王朝實錄》的古代史官們具有的“醒悟精神”。爲使文化財産不再次被掠奪,應該思考留下歷史的工作。

評論員 洪贊植 chansi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