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實行政治改革,“治癒地獄韓國病,成為發達國家”

《社論》實行政治改革,“治癒地獄韓國病,成為發達國家”

Posted January. 01, 2016 06:55   

한국어

坐上時光機器回到20年前去看一眼。執政進入第四年的(金泳三)總統在新年第一期早刊日報上發表了題為《分享建設世界一流國家的夢想》的新年辭。在今年4月國會選舉和翌年總統大選之前實施的國民意識調查結果顯示,“對國內政治全方位流露出嚴重的厭惡和猜疑,對現有政黨和現有政界人士的支持率非常低。”以“韓國應走的路”為主題的新年對話強調,迫切需要能夠將產業化勢力和民主化勢力團結在一起的領導人。

韓國加入發達國家俱樂部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OECD),是在1996年1月1日,這也是當天《東亞日報》的主要報導內容。現在只是年份換成了2016年,出的報紙也沒有大的區別,這一事實不禁令人大吃一驚。當時的報紙上刊登著“光復50周年的1995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突破1萬美元,現在成為發達國家已近在咫尺”的報導(其後根據修正的韓國銀行統計,韓國在1994年就達到1萬美元)。但是就在第二年即1997年,韓國遭遇外匯危機,新加坡歷時5年、日本和香港歷時6年實現的2萬美元收入水平線,韓國直到12年後的2006年才跨過。日本和德國又歷時5年跳過的3萬美元收入線,我們仍然未能跨越,持續10年被卡在“2萬美元的陷阱”裡。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世界級的國際政治學者、美國斯坦佛大學教授佛蘭西斯‧福山在接受《東亞日報》獨家新年採訪時,對美國乃至韓國等國擴散的政治和社會性矛盾和亂象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認為“這是因為對政治領導人前所未有的信賴不夠”。隨著技術的發展,社會趨於複雜,國民的期待也隨之相應提高,但是政治制度和領導人未能跟上時代的要求。

朴槿惠政府和第19屆國會虛度了3年時光。不論是組織還是國家,一旦出現敗亡徵兆,首先會出現領導集團的分裂,然後是應該治癒它的體系宣告崩潰。日本曾經歷“失去的20年(1990年代初至2013年)”,而韓國卻是晚了10年在重蹈日本的前轍。

朴總統的實際統治時間已經剩下不到兩年。看看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們吧!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通過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等核心法案時,展現了溝通與說服的領導能力。德國的默克爾總理為了達成大聯合政府的協定,不惜前往在野黨黨部,展開長達17個小時的通宵協商。日本的安倍首相是第二次出任總理,他竭盡心思推動“安倍經濟學”,給經濟注入活力。必須從總統的領導能力開始出現轉變。朴總統說過她嫁給了大韓民國。如果說,總統不同,國家就會不同,又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

無能的政府、糟糕的政治,會讓經濟和國家出現倒退。“金湯匙”“地獄朝鮮”這些語言所代辯的對現有政治圈的厭惡,已經像岩漿一樣在韓國社會的深層沸騰。這不僅僅是年輕一代的情緒。眼下還認識不到現在真的必須改變這一心心相印的時代精神的集團,也只有靠著國民稅金食享國祿的“公貴族”了。猛於虎的苛政,將在今年4月的國會選舉、明年12月的總統大選中,遭到主權在握的國民們霹靂一樣的審判。國會選舉的構圖,將很有可能是“既得利益層VS反對既得利益層”的形態。只有放棄既得利益並進行革新的政黨和候選人,才會得到國民的支持。

全球諮詢企業麥肯錫曾在朴槿惠政府執政之初的2013年4月,在“第二份韓國報告——新成長公式”中指出,“現在韓國經濟像是溫水中的青蛙一樣。”報告是在警告,如果找不到新成長動力,韓國經濟將從空中墜落。現在韓國經濟的處境,就像是即便是通宵學習成績也上不去的高三學生一樣。可以用身體拼搏的製造業正處於停滯狀態,而基礎實力十分重要的醫療、觀光等高級服務行業和研究開發(R&D)領域,韓國又始終擺脫不了處於中游的水準。面對中國的追擊和復蘇日本的反擊,在這種雙重夾擊下,韓國不是三明治的程度,而完全是挨打的沙袋的處境。

1997年發生外匯危機時,當時全球經濟正處於景氣良好時期,再加上勒緊褲腰帶加大出口,韓國才能夠戰勝了危機。而現在,全球經濟也不寬鬆。美國去年年底停止了實行7年以來的零利率政策,開始逐步加息,可以預見,資金將從新興經濟國家逃離,世界金融市場將出現動盪。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支撐世界經濟的中國,也失去了動力,有可能對韓國經濟造成全面的壞影響。經合組織34個成員國截至2013年的國民收入是平均4萬美元,除去東歐和拉美之後即是5萬美元。而韓國面臨著低生育率、老齡化這兩個“人口炸彈”,潛在增長率處於下降趨勢,如果短時間內不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收入水準,就很有可能陷入“長期低增長的詛咒”。

不僅是經濟,政治、社會、教育的版圖,如果沒有根本性的革新,就不可能擺脫陷阱。20年前韓國沒有以加入經合組織為契機進行與之相符的升級而遭遇外匯危機,如果不想重複這一錯誤,就必須在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上進行全方位的結構改革。就在現在,必須告別為了博取人氣而實行給後代帶來負擔的民粹主義政策、已經過了有效期的守舊理念。現在,發達國家政府已經和本國企業攜手,共同邁向全球市場。包括在野黨在內,要依靠可以集結國力的高超的領導能力,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製造業革新、服務產業和資訊通信技術(ICT)的融合,打造新成長動力。如果做不到,別說是發達國家,甚至會倒退成為落後國家。

統一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是關係到我們生存和繁榮的必修課題。正如去年鐵柵地雷爆炸事故所顯示的那樣,韓半島的分裂狀態下,即便是微小的衝突,也具有演變成戰爭的爆發力。北韓去年雖然在中國的壓力下保持克制,沒有進行核子試驗挑釁,但極有可能利用今年是美國大選之年的時機,進行第四次核子試驗,以鞏固其有核國的地位。英國刊物《經濟學家》在“2016年世界經濟大展望”中預測,對北韓核子試驗感到憤怒的中國,有可能與美國就如何應對北韓的崩潰進行秘密會談。協調韓國、美國、中國在防範北韓的劇變事態方面進行合作,才是朴總統肩負沉重的使命感為之努力的事情。

240年前的丙申年即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美國建立了國家,引領朝鮮復興的改革君主正祖即位。但是在正祖之後,朝鮮的改革宣告停止,整日像井底之蛙一般,最終喪失了國家主權。乘著朝鮮正祖時期的產業革命和市場經濟、民主的現代化潮流,美國和北歐四國等10個國家進入了5萬美元的俱樂部,打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和德國、法國等8個國家進入了4萬美元的俱樂部。而以“亞洲的英國”自居的日本,也來到了4萬美元的門檻前。韓國在短時間內就壓縮完成了西歐諸國歷經兩個世紀才完成的產業化和民主化,但現在的政治正逐漸成為國家發展的障礙要素,經濟也經歷著成長的痛苦,不能再往前邁進。今天全新開始的2016年,只有不斷改革並前進,我們才能留給後代一個發達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