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點評]中台影響力

Posted January. 04, 2010 08:22   

한국어

去年5月底,中國向臺灣派遣了由46個企業構成的購物使團,購物使團當時簽訂了總額達22億美元(按照當時的匯率計算,總額達2兆8000億韓元)的購買合同。隨後,中國又在下半年向臺灣派遣購物使團,購買了100億美元以上的商品。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國,而在臺灣進行的購物是送給臺灣的禮物。國民黨馬英九政府擁有親中傾向,該政府以允許中國資本在臺灣進行直接投資的措施,對中國表示答謝。在中國與臺灣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協商過程中,更為積極的也是臺灣。中國採取的戰略似乎已經深入臺灣國民的內心。

▷臺灣馬英九政府上臺以後,中國與臺灣的關係變得更為密切。經濟危機爆發以後,中國與臺灣的關係更是得到了發展。美國華爾街日報曾於去年年底報導,中國與臺灣將全面進入FTA協商階段。如果自由貿易協定成功簽訂,將會產生結合中國與臺灣的中台經濟圈。今年1月1日,中國全面實施了與亞洲各國簽訂的FTA。由中國、香港、澳門、亞洲及臺灣的20億人口構成的巨大經濟圈即將誕生。

▷如果中國與臺灣相互下調關稅,在中國市場與臺灣商品進行競爭的韓國產品的競爭力就會下降。中國擁有驚人的生產能力,而臺灣擁有尖端技術,中國與臺灣期待獲得協同效應。路透通訊也曾評價指出“東北亞地區的尖端技術市場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韓國企業一度佔領優勢的液晶顯示器市場就已經開始出現中台效果了。去年年初,三星電子與LG顯示器的中國市場佔有率還在46%左右,但是進入下半年,韓國的市場佔有率下降到了30%。然而,臺灣與中國製造的產品佔有率幾乎達到了60%。

▷臺灣的半導體企業擁有世界級的技術水準,但是規模小於其他國家。而在吸納中國的投資以後,臺灣半導體行業向三星電子與海力士發起了挑戰。臺灣解除了在尖端技術領域對中國的投資限制,而中國將會優先給提供尖端技術的企業提供優惠。中台效果很有可能陸續在半導體等尖端領域顯現。臺灣的中小企業具有較強的優勢,但是大企業處於弱勢。如果臺灣與世界工廠——中國合作,很有可能對韓國產生打擊,韓國應當積極制定應對戰略。

評論員:樸永均 parky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