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把就業機會趕到海外的首都圈限制,必須立刻清除

把就業機會趕到海外的首都圈限制,必須立刻清除

Posted July. 28, 2016 07:26   

Updated July. 28, 2016 07:49

한국어

一項分析指出,自2009年以來的5年期間,由於首都圈存在的各種限制,撤銷投資的企業中,轉往地方的有9家,而移師海外的有28家。這一報告發表在韓國經濟研究院於26日舉行的“首都圈限制、爭議和政策課題”討論會上。這一期間,共有62家企業錯失新設、增設工廠的投資時機,總共導致33329億韓元的經濟損失,也失去了12059個本應創造的就業機會。1982年出於誘導地方發展這一宗旨而實施的首都圈限制政策,產生了把企業和就業驅趕到海外的副作用。

由於首都圈整備企劃法、國土基本法、開發限制地區的提定和管理法等明示的的重複限制,韓國被打上了難以從事企業經營的烙印。而在限制的死角地帶,未經許可就設立的工廠林立,環境污染反而進一步加劇。雖然政府方面是在期待勒緊首都地區就會給地方增加就業崗位,但這是對企業重視工廠選址條件這一現實視而不見的桌上行政。

樸槿惠政府提出“不分首都圈、非首都圈,從功能來進行考慮”,把它作為放寬首都圈限制的方法。因為如果光挑選首都圈取消諸多限制,肯定會引起地方的反對,因而採取了不明確標注優惠地區的迂回戰略。限制紀要和課題推進(2014年12月)、放寬對批准工業園區的限制(2015年7月)、引起無限制地區(2015月12月)等措施,正是根據上述政策制訂推出的。但結果卻令人失望。最近的經濟形勢證明,光憑邊邊角角的放寬限制,只能導致就業和增長兩只兔子都抓不到這一結局。

非首都圈的地方自治團體擔心,一旦首都圈放開限制,地方經濟會遭受損害。考慮到各地區之間的偏差,他們的擔心可以理解。造船、鋼鐵、汽車等重厚長大型產業依然適於港口附近地區,選定無限制區等特化產業時,必須考慮這些問題。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移讓批准權,以安撫地方政府的被剝奪感,也是值得研究的方案。

共同民主黨議員鄭成浩(京畿道楊州)最近作為在野黨議員,提議10年來首次對首都圈整備法進行修訂、推動放寬限制,值得預以關注。這意味著,不把首都圈的限制當作理念的杠杆,而是開始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待。朝野政黨和政府聚在一起,應首先放寬新設工廠、增設工廠的限制,並尋找將有關成果與地方進行分享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