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点评]沉默

Posted December. 26, 2009 08:47   

한국어

以前,中国有一位善于游说的人,他叫张仪。四处流浪的他投奔到了宰相的门下。有一天,宰相举办了展示皇帝赏赐的珍贵明珠的宴会。不过,举办宴会时明珠却不知不觉消失,而出身贫寒的张仪被指定为嫌疑人。他受到了很多刑罚,但始终保持沉默。最后,宰相只好饶恕半死不活的张仪。他回家后没有回答妻子的提问,只是伸舌头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听妻子回答说:“当然在”后,他才放下心。最后,他就是用这个舌头登上了宰相之位。这就是“视无舌”的故事。

▷张仪多亏有能分辨何时沉默、何时表明观点的机智,才得以出人头地。俗话说“沉默是金、雄辩是银”,但也许不是针对所有情况。不同人、不同情况的沉默表示不同的含义。有的是“同意”、“承认”、“认可”的含义,而有时又有“反对”、“无视”、“拒绝”的含义。如果不能适当利用,还能引起祸害。记者们之所以错误理解政治人或高层公务员以及当事人的“沉默”,报导鲁普的新闻,就是因为沉默的奇妙属性。

▷很难明确表达想法或担心心事被看透时,狡辩和谎话只能让情况变得更糟,此时可以使用沉默。调查或审判过程中,嫌疑人之所以拒绝陈述,是因为法律保障了每个人保持沉默的自由。据悉,涉嫌受贿5万美元的韩明淑前总理上周接受检查厅审问时,至始至终保持着沉默,也许她意识到,陈述事实对自己不利。而且,一同出席总理午餐聚会的民主党代表丁世均保持沉默,也应该是同样的理由。

▷丁代表前天终于不再保持沉默,宣布了对抗政权的斗争。这意味着,自己亲信涉嫌受贿纯属虚构、等于损害名誉,所以不能置之不理。不过,针对午餐聚会的经过和人事请托相关的疑惑,丁代表却始终保持沉默。而检查厅则因为关系到法庭战略问题,调查韩前总理后一直保持沉默。只有正式开庭,双方在法庭上展开攻防战时,才能揭晓事实真相。

评论员 陆贞洙 sooy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