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论】前途教育

Posted July. 14, 2009 09:13   

한국어

我国高等学校95%的学生回答没有生产企业工作经验。而芬兰(96.5%)、英国(84.7%)、丹麦(87.15)、瑞典(79.3%)的学校却回答“一半以上的在校学生有在生产企业工作的经验”。而且,根据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的分析结果显示,可以呈现学生曾有过何种工作经验的职业博览会参与、企业人讲座、企业访问等指标,也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占下风。这就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学生在高等学校在校期间,未参观过一次工作现场的情况下,就决定了自己的前途。

由于缺乏前途教育,正蔓延着无论什么专业,只要进大学即可的气氛,且在周围处处可以看到大学毕业后因无法决定自己该干什么,而彷徨的年轻人。而且,在四年制大学里,因语言进修和就业准备,5、6年以上呆在校园里的学生也很多。同时,在大学毕业生当中,也常见在公司里工作一两年后,想调专业再次进入大学校门或想留学而伤父母心的情况。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无非是在浪费黄金般的时间,而对国家来说,白白浪费了人力资源。

而且,就首尔某区政府的环境美化院的招聘, 37%的应聘人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还有物理学博士的现象也是随大学毕业生过剩,产生的下向就业的事例。与1995年51.4%的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相比,2008年有83.8%的学生升入了大学。这不就是教育政策只重视扩大大学校门,却因忽视前途教育而导致的结果吗?

同时,即使学校毕业也不就业或不想就业的所谓“NEET族”人数,在经合组织国家中闲暇人之多占据首位,且大学毕业生新进人员的平均年龄趋于“高龄化”的现象,也与缺乏前途教育有关。对于企业呼吁求人难的同时,因找不到工作而彷徨的年轻人逐渐增加的奇异现象,我们不能就这么袖手旁观。

虽然,我国学生语言排第一位、数学排第二位、科学排第七位,取得了较高的成绩,但缺乏对自我性格和对职场世界的了解。随着技术的发展,学生走出校门将要参加工作的社会也正急速变化。就像昨天的热门职业变成冷门,甚至消失,他们将要参与的未来也将会出现闻所未闻的新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