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要善待初中三年级”

Posted October. 16, 2003 22:57   

한국어

△学生“秘密交易”实情=初中毕业生人数达不到高中规定录取人数,因此高中招生任务陷入困境。同时出现了初高中学校之间通过金钱来进行学生“交易”的反教育性现象。

作为高中校不平衡地区的人口正在逐年减少的农、渔村和中小城市中出现的上述现象不分人文高中和实业高中。

“与去年相比又是一个不同的氛围。今年比较公开化。请初中老师吃饭,他们还和我们要钱。”(庆北公立、实业系高中教师)

“听说部分私立高中送给初中的金额达到数千万韩元。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加深,因此如果没有钱将很难运营学校。”(忠南私立人文系高中校长)

从公立高中的情况来看,考虑到教育厅的监察,正在采取以现金方式取出印刷品制作费用、预算等方法。

庆南金海一所高中教师表示:“特别是对那些家境不好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班主任和家长进行集中收买。”因此,几年前庆南道的某一地区教育长曾召集了初中3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并指示说“要注意避免在招生过程中被抓到把柄的情况。”

全南地区私立高中的一位教师表示:“状况不太好的学校不仅在招生时,而且还在学校纪念活动时也送去宴会费用。”

在江原道不少地区的居民从3、4年前就开始了“把学生送到故乡学校运动。”

如果到了每年的开学时期就会出现不少高中校非平衡地区的初中3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们聚集在一起,并以“上游5%送到某某高中”的方式来分配学生的现象。这样的“重要”集会结束之后的“安排”均由管区内的高中校轮流承担。

“接到了今年该轮到我校的电话。近期将进行的初中教师们的非正式入学讨论会结束后,晚上我们还得去结算。吃饭喝酒需要花不少钱。”(庆北人文系高中教师)

△原因和教育部的立场=“如果招生人数未达到规定人数的坏消息传出去,就彻底完蛋了。”

如果招生人数哪怕有一次没有达到规定人数,那么学校将很难维持下去,因此教师们只能拼命去完成招生任务。

据庆南地区的一位校长透露,“连大学都不是的高中收买国民普通义务教育机关的初中的情况是不合情理的,但是为了生存只能这么做。”

对此,教育部只是袖手旁观。

教育部一位有关人士表示:“如果即将制定的农、渔村特别法出台,那么农、渔村的教育环境自然会得到改善,到时候招生困难的现象也会消失,部分地区出现的送钱现象也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