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30多岁左右冒出来的诗… 已像修指甲那样细心打磨过”

“30多岁左右冒出来的诗… 已像修指甲那样细心打磨过”

Posted November. 03, 2015 07:11   

한국어

“怀着修指甲的心,打磨自己的诗集。”

2日,在首尔的某咖啡店,诗人崔英美(音,54岁)对自己出版的诗集《三十,筵席结束了》(创作与批评出版社,以下简称《三十》)修订版这样说道。

《三十》是她的第一本诗集。1994年首次面世的这本诗集,以其不同寻常的诗的语言,冷笑而直接的表达,给诗坛和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成为畅销书。她对于这本累计销量达到50万部的诗集这样说道:“对我来说,这是祝福,也是诅咒,最终成为了命运。”

如同她自己所说,“就像修理自己的指甲”一样,诗人把初版诗篇中许多的形容词和副词等全部删掉了。如《我内心的秋天》中,“无论何时,当风起的时候,对我来说,就是秋天”改为“对我来说,当风起的时候,就是秋天”,在《我的大学》中,“现在,也许偶尔能说起”改为“现在,也许能说起”。标题诗中重要的一篇《让所有的记忆浮现,那些让热泪奔流的过往》改为了《那些让热泪奔流的过往》。

崔英美说道:“回头看30几岁时写的诗,就好像语言怎样从内心里冒出来就怎样写的一样”,“我想,浓缩是诗的生命,不必要的修饰语句就要删掉”。她还说,“遇到诗坛前辈时,他们就诗集《三十》问我说‘是不是懵懵懂懂就写出来的?’,又说‘诗原来就是在自己都不懂的时候写的东西。’”她补充说,“在修订诗集的时候,该删减的地方都做了删减,但没有增加内容。不想改变自己生活的痕迹,对自己的过去不想做‘整形手术’”。

封面原来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红底的马克•罗斯科的《灰色上面的光》,后来换成了詹姆斯•惠斯勒的黄褐色绘画《发怒的海》。对此,诗人解释说,“原来想表现30几岁时的愤怒和绝望,现在则换成了将伤痕隐藏在内心的形象。”

据崔英美自己称,自从去年出版了小说《青铜庭院》之后,便对创作感到疲惫,曾有一阵想要搁笔。今年初,她开始在冠岳区厅“诗创作教室”授课,从此重新恢复了对诗创作的热情。她说,“有许多人从许多地方赶来听课,希望学诗。其中有妈妈和上中学的女儿,有退休的高中老师,有准备考试的,还有孤寡老人。他们对诗的渴望令人感动,这成为自己重新下定决心写诗的契机。”

计划以三国时代为背景写叙事诗的崔英美诗人说道:“岭南和湖南地区情绪的分化,和北韩的对立等现今韩国的状况和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代没有什么不同”,“就像写《三十》那样,将继续写下去,作为人生和时代的记录”。



金志英记者 kimj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