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绑匪绑架孩子怎么办?要主动谈钱并要求听孩子的声音

绑匪绑架孩子怎么办?要主动谈钱并要求听孩子的声音

Posted February. 01, 2007 06:58   

한국어

将于1日首映的电影《那家伙的声音》(导演 朴振杓)改编自1991年真实发生的九岁男孩李烔浩诱拐案。由于最终没能抓住通过打电话只留下声音的犯人(姜东元饰),让观众感到无比遗憾。尤其会给育有年幼子女的父母带来特别的感受。本报记者与有解决诱拐案经验的一位刑警一起观看了该片。记者与刑警就电影中的诱拐案件和犯人的特征及遭遇这种情况时的应对要领等进行了交流。

▽记者=诱拐犯在犯案第二天往孩子的家打电话说:“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监视中。报警了吧?”让(已经报警的)家人肝胆俱裂。

▽刑警=那是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法。第一天会胁迫说:“如果报警,孩子就没命。”在下一次打电话的时候会非常肯定地说:“我知道你们已经报了警。”这是在试探家人的反应。这时决不能惊慌。要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并不是那样,如果报警孩子就会没命,怎么会报警呢?”要极力稳住犯罪分子。

▽记者=在电影中,警方要求家人最大限度地延长与犯人的通电话时间。

▽刑警=警方在追踪到打来的电话的确切位置之后,会立即赶到打电话的现场,为了确保该过程所需的时间,需要尽量拖延与犯人通电话的时间。犯人的目的主要还是钱,因此只要提到钱的问题,就能多少降低犯人的警戒心。以“现在打算向高利贷借钱来筹措赎金,直到凑齐为止,还需要多等一天。该怎么办才好”的方式具体地说明自己正在准备赎金的事实,就会引起犯人的关心。

▽记者=遗憾的是孩子在被诱拐一天后死亡。但是父母不知道孩子已经死亡,还在相当长的期间里为了救出孩子而拼命进行各种努力。就没有能够让父母孩子的生死的方法吗?

▽刑警=首先应该向犯人要求听孩子的声音。如果犯人说:“孩子现在待在其他的地方,所以现在无法让你们听到声音。”就要用其他的方法。应该向犯人询问诸如孩子的生日或班主任老师的姓名、最亲密的朋友名字等只有孩子与父母知道的内容,并以“在问过孩子之后,在下次通电话的时候告诉我们”,以此确认孩子是否无恙。

▽记者=父母们有可能会对自己的子女说:“绝对不要跟不认识的大人走。”提前进行过教育。但如果遇到诱拐犯使用蛮力的情况,作为一个孩子来说没有能力抵抗。应对这样的情况,没有什么父母可以提前告知孩子的注意事项吗?

▽刑警=诱拐犯如果是熟知的人,一开始就将孩子杀害的情况较多。因为即使拿到赎金后将孩子交还回去,自己的身份也势必会暴露。而如果不是熟人犯罪,孩子的行为会成为决定自己的生死的重要因素。犯人自己暴露的可能性减少,孩子保住性命的可能性就会升高。孩子如果一直吵吵闹闹不断哭泣或明确地看到犯人的脸,就会比较危险。犯人即使原本没有杀害孩子的意图,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很可能会临时改变主意杀害孩子。因此有必要提前告诉孩子如果遇到与诱拐犯单独在被隔离的空间的情况,一定要忍住不要哭,尽量保持安静;低下头尽量不要去看犯人的脸。当然,如果是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喊叫求救。

▽记者=您如何看待电影中的犯人?

▽刑警=在犯案后的44天里,共给受害者家人打了87次电话。从这一点看,是个事先经过周密准备的犯罪分子。就是说,非常有自信不会被抓到。犯罪分子没有情感起伏,自始至终使用敬语,反复强调“只要拿到赎金,孩子马上就能docking(犯人在这里使用的是‘见到’的意思)”,用“docking”这个独特的词语,让父母反而感到不安,从这一系列表现来看,是个冷静、残忍且智商很高的家伙。但是现在,这样的案件我们警方一定能解决。之前已经被媒体报道过,警方甚至会在犯人乘坐的车辆经过的收费站,回收所有的通行券,展开指纹调查。最终揪出深藏的犯罪分子。警方一定能抓到!



李承宰 sjd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