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哀悼的盡頭

Posted April. 07, 2021 07:20   

Updated April. 07, 2021 07:20

한국어

像愛一個人一樣哀悼一個人,是人生的自然一部分。這就是文學對哀悼特別敏感的原因。年輕作家的作品也不例外。金和鎮作家的短篇小說《愛之神》也是如此。

小說中的講述者是一個無法接受弟弟跳入上漲的河水而死亡的女人。雖然過了很長時間,但她對待弟弟就像他依然在世一樣。梅雨季節還要到溪水裏去,為什麽要這樣過於自信和過分炫耀呢?通過這樣的數落,想讓弟弟回到死前的狀態。在她的心目中,弟弟還活著。

更能體現這種心理的,是講述者對動畫片《恐龍時代》的反應。“恐龍媽媽”在和肉食恐龍打鬥後快死時對“恐龍寶寶”利特爾普說:“雖然我不在身邊,但我會一直和你在一起。”就是說,即使死也會活在你心中,因此並沒有死。一般我們都這樣哀悼。對自己所愛的人的死亡感到悲傷,但最終還是用記憶和回憶代替了他(她)的離去。這才是哀悼的常識。但是對於講述者來說,這樣活著的東西並不是活著的。

講述者在自己的漫畫裏用不同於實際的方式畫弟弟。在漫畫中,弟弟並不魯莽,反而是個膽小鬼。因此,是不可能溺死的。弟弟死後四散的家人也在漫畫中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動不動就暴力的父親被刻畫成“愛哭鬼”,無力、不關心、神經質的母親被刻畫成“怪力的擁有者”。從如此逃避進入想象的世界的情況看,講述者是在常理意義上的哀悼方面失敗的人。但從另一種角度看,不願哀悼也是哀悼的一種方式。因為沒有比想救活離世者的虛妄行為更真實的哀悼精神。正如哲學家雅克·德利達所說,哀悼的失敗有可能是哀悼的成功。但正如佛洛伊德說過,“無論多麽痛苦,哀悼都會自己結束。”總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