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他是個“刻薄男”,抵抗不正當的指示

Posted January. 09, 2021 07:51   

Updated January. 09, 2021 07:51

한국어

壹般壹本書的分量接近180頁,才能展示準備好堂堂正正地走向音樂世界的十八歲的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樣子。雖然這本書非常龐大,但目標並不在於詳細介紹大巴赫的全貌。

 作者是英國著名指揮家、蒙特威爾第合唱團和管弦樂團“英國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的創始人。這本書集中力量介紹巴赫的聲樂曲所具有的意義和魅力。康塔塔(由獨唱曲和朗誦風獨唱、合唱等組成的各種樂章的聲樂曲)和受難曲(以福音書的內容為基礎描寫耶誶受難的音樂)兩首,還有B小調彌撒曲。即使只單獨選出描寫《約翰受難曲》和《馬太受難曲》的兩章,也能成為壹本詳細的學術書。

 作者特別說明,巴赫的康塔塔裏面編入了作曲家自己的演奏痕跡,這些曲子不僅涉及教會歷,還涉及農歷和時事問題。“這些痕跡是順應自然循環和季節,在天使中間苦苦等待來世的某些人的音色。這本書的副標題(原文副標題:《Music in the castle of heaven•天國城堡的音樂》)也是他想要傳達的意圖。”

 關於巴赫這壹個“人”,書中也包含了比現有的書更豐富的內容。在作者眼中,巴赫雖然是虔誠的“路德派”新教徒,但卻是“刻薄”的人。對於教會的不正當(不合理)指示,他明目張膽地進行頂撞。對下達不正當指示的神職人員,在音樂中令人厭煩地羅列同樣的單詞,或讓樂器發出吱吱的響聲等隱藏秘密信息進行報復。他叛逆的氣質使他的音樂引入了新的嘗試。

 合唱和獨唱相結合的他的聲樂曲不單單是教會用音樂。“比壹千次接吻更討人喜歡,比葡萄酒更甜蜜”,贊美咖啡魅力的他的《咖啡康塔塔》廣受觀眾喜愛。當時在咖啡屋舉行的音樂會是18世紀後半期登場的公共演奏會的前身。巴赫試圖擺脫市議會的控制,成為代表萊比錫的音樂導演。咖啡屋和教會是實現這壹目標的兩大機構。


劉潤鐘=文化專門記者 gustav@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