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文在寅宣布“經濟戰時狀態”,剩下的兩年應當走果斷的實用路線

文在寅宣布“經濟戰時狀態”,剩下的兩年應當走果斷的實用路線

Posted May. 11, 2020 07:33   

Updated May. 11, 2020 07:33

한국어

  文在寅總統昨天在就任3周年的對國民特別演講中表示:“現在的經濟危機堪比百年前的大蕭條”,“韓國經濟遭受的損失也非常巨大,簡直就是經濟戰時狀況。”在昨天的演講中,“經濟”出現19次,成為出現次數最多的詞匯,文在寅總統明確表示,克服新冠疫情經濟危機是余下兩年任期國政運營的核心基調。

 文在寅表示,作為克服經濟危機的對策,將把“韓國版新政”作為國家項目推進,並為擴充雇用穩定網打好全民雇用保險制度的基礎。總統政務首席秘書本月1日先開口談及全民雇用保險制度,後來青瓦臺又退壹步表示,“不是馬上進行,而是中長期課題”,但昨天文在寅總統正式闡明了推進全民雇用保險的立場。

 雖然擴充雇傭安全網是必要的,但問題是誰來負擔財源。目前,加入雇用保險的就業者為1353萬人,占2736萬人的壹半,特殊勞動者和自由職業者等1000萬人左右被放置在死角地帶。由於雇主不確定,他們很難融入工人和雇主各承擔壹半保費的現有就業保險體系。如果盲目加入,導致雇用保險出現赤字,相當壹部分需要政府財政來填補,國民需要繳納更多的稅金。去年征收的雇用保險費共11.4054萬億韓元,其中已經出現了2萬億韓元的赤字。

 旨在將韓國培養成“尖端產業的世界工廠”的企業回歸政策,也是理想和現實存在很大差距。此前,發達國家為了吸引離開本國的企業到本國,展開了激烈的稅率下調競爭,但韓國的法人稅率卻有所上升。最低工資在3年間急速上漲了32.8%。與美國和日本等競爭國家相比,韓國對回歸企業給予的獎勵相對較少,要想讓進軍海外的企業回到韓國,必須制定有效的對策。

 有評價認為,通過構建數據基礎設施和醫療教育等非面對面產業,創造青年層工作崗位,擴大公共投資的“韓國型新政”,與以土木事業為主的經濟扶持政策有所區別。但由於利害悠關方強烈反對的領域很多,因此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需要強有力的推進力和說服的領導能力。

克服新冠疫情經濟危機,是關系到全體國民命運的國家課題。這就是為什麽要超越特定陣營或政派的利害關系、團結全體國民之心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要徹底警惕偏重於特定理念或以過度的政治要求導致國論分裂。為此,應該改變過去3年間被評價為偏重於理念傾向或過分追求目標的經濟政策基調,使之轉向實事求是。答案是通過放寬限制和企業活性化創造工作崗位。在沒有修改已在現場被確認為導致工作崗位減少和景氣停滯等副作用的政策的情況下,很難在兩年內使遭受新冠疫情直接打擊的經濟走上正常軌道。在危機狀況下,需要和過去截然不同的緊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