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曹國事態創下了損害法律和制度、愚弄國民的惡劣先例

曹國事態創下了損害法律和制度、愚弄國民的惡劣先例

Posted September. 11, 2019 07:37   

Updated September. 11, 2019 07:37

한국어

  執政圈為了過於“拯救曹國”,動員了各種奇談怪論。人們因此擔心,扭曲或歪曲制度的初衷而產生的不良先例,今後會固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是在壹再愚弄對曹國事態感到絕望和憤怒的民心。

 文在寅總統前天在強行任命曹國為法務部長官的背景中表示,“本人的明顯違法行為尚未得到確認”,這是對國會人事聽證會宗旨的曲解。人事聽證會並不是尋找違法行為物證的場所。候選人是否具備適任像部門長官等高官重職的道德和能力,其標準是國民的眼界。

 自聽證會制度實施以來,落馬的20多人中,因違法違規現象明顯而落馬者寥寥無幾。大部分都是因為謊言被揭穿、民心背離或管理自己和周圍失敗的情況。在現政府中落選的公職候選人也大抵如此。從這壹標準來看,曹國長官的任命理應被拒絕的理由,與歷來任何壹位候選人都無法相比。如果文在寅總統的講話成為先例,那麽以後將沒有理由舉行聽證會。拿具體證據和物證來辨別違法行為,是檢察機關的職責。

 如果在聽證會上沒有查明候選人的偽證嫌疑,就此放過,這也將成為危險的先例。曹國長官在聽證會上答稱女兒的出生申報是先父所為,但在家族關系登記簿基本證明書上寫的是“父”。也就是說,不是先父,而是曹國長官本人申報的。曹國長官方面雖然解釋說,“確實是先父所為,標記為‘父’應該是行政機關寫錯所致”,但難以避免作偽證的疑心。但是,如果在聽證會上作偽證,證人將受到處罰,而公職候選人本人卻沒有處罰規定,因此無法對其進行制裁。就算有可能不只是曹國長官的問題,也需要制度上的完善。

 曹國長官得到執政黨的支持,在國會召開了名為記者見面會的“主動聽證會”,這也留下了不好的先例。因為朝野有關聽證會的日程協商受阻,就單方面召見記者,只顧自己解釋,這是無視國會的行為。絕不能再有這種企圖破壞聽證會程序的政治手段。總統民政首席秘書直接擔任法務部長官的事情,是繼2011年李明博政府時期任命民政首席秘書權在珍為法務部長官之後再次發生,這也不能再發生。在聽證會即將舉行之際,檢察機關開始對公職候選人壹家進行調查,雖然此次有特殊情況的原因,但不能隨意進行。

 強行任命曹國長官不是對曹國事態的彌合,而是新的分裂的開始。雖然不能忽視曹國事態引發的後續風暴,但是如果無視現有制度,以陣營對決為由可適當放過為由強行推進,使不好的先例變得牢固,民主主義和法治本身就會動搖。不能讓以法律和原則、常識和標準為基礎的社會普遍觀念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