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中國王朝的改革家屢屢失敗的原因

Posted July. 07, 2007 03:04   

한국어

當封建諸侯國的勢力壯大之後,爲了保全西漢皇室和國家的安寧,當代改革家晁錯試圖加強中央集權。當時官拜禦史大夫一職的他奏請當時的皇帝景帝進行削減藩國管轄地的“削藩”。

藩國吳國的丞相爰盎主張:“吳與楚沒有謀反的力量。”反對削藩。但是晁錯執意推行了削藩政策,因此諸侯國群起叛亂。這就是“吳楚七國之亂”。爰盎向皇帝懇切提議說:“只要處死晁錯,退返收回的領土,就可以安靜地平定叛亂。”當時陷入危機的皇帝接納了這一建議,處死了晁錯。

看到這裏,哪個是奸臣那個是忠臣還不是很分明。晁錯很明顯是個有先見之明,充滿正義感且耿直的人物。那麽爰盎呢?他也同樣是正直寬厚的人物。那麽爲什麽晁錯會慘遭殺身之禍。那是因爲他雖然學識和才智過人,但自我主張過強,且不懂得考慮他人的想法。感到家族面臨危機的晁錯的父親曾拜託兒子取消削藩政策,但遭拒,後來其父服毒自盡。沈浸在不現實的空想世界中的晁錯只思考做什麽,而沒有考慮“怎麽做”。

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節目中,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通過“楚漢志講義”舉起了“歷史大衆化”的旗幟。他專門研究改變中國歷史洪流的決定性時刻,細心追蹤亂世的英雄和奸雄的行迹。

他的分析非常辛辣且明快。我們已經熟悉了將中國歷史的英雄和奸臣通過二分法來瞭解,但作者對此毅然搖頭。作者揭示了歷史並非是善與惡的對決,而是勢力與勢力,路線與路線的鬥爭。他殘忍地揭露了隱藏在其深處的真相。

主張宋代的富國強兵政策《熙寧變法》的王安石的失敗也是同樣。他的改革方案中的青苗法、方田均稅法、置將法等全部是那個時代必需的妙策。但最終卻以失敗告終。這並不僅僅是因爲《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和蘇東坡的反對。在適用制度的過程中,黑心的官員們將改革當成了貪污腐敗的機會。他雖然是位充滿熱情且有頭腦的改革家,但不瞭解現實情況。雖然是道德規範相關的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的結果卻與道德性無關。

展開鴉片戰爭的清代官員們都謊報戰果。在慘敗給英國軍隊之後,還向皇帝報告說是“勝戰”。因爲敗給島國蠻邦意味著死亡。他們爲了自己活命沈迷于謊報戰果這個“鴉片”之中。

書雖然有很多,但很難會遇到一拿起來就不願放下的書。而作爲非小說的人文學相關的書,尤其還是翻譯的書,就更加難上加難。但是這本書卻擁有這種魅力,在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的瞬間,就能讓人不知不覺地全神貫注地看下去。

在此,筆者向夢想治理國家的政治家、經營企業的企業家、夢想當領導人的所有人推薦這本書,看過這本書之後,讀者們也許會對沒有“怎麽做”只有“做什麽”的大韓民國現狀發出一聲歎息。



尹永燦 yyc11@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