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入江昭:亞洲也要建立地區共同體

Posted June. 19, 2007 03:40   

한국어

▽“跨越帝國主義和民族主義,進入超民族主義時代”=入江昭教授將20世紀後的世界歷史分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帝國主義時代、民族主義時代、70年代後的後民族主義(post-nationalism)和超民族主義(transnationalism)時代。

入江昭指出:“帝國主義時代的國際關係主要由列強之間的關係決定。東亞特別是韓半島也未能擺脫這個命運。”他回憶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爲擴大勢力範圍,美國和蘇聯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國際關係由美國和蘇聯決定,包括韓半島在內的東亞也被捲入兩國矛盾之中。

帝國主義、民族主義時代進入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生了巨大轉變。入江昭把目光鎖定在擺脫國家的超國家勢力的出現。

入江昭評價說:“在這個時期,因爲經濟全球化,國家之間的依賴性加深。隨著資訊技術的創新,國家和個人可以共用資訊和創意。”他還補充說:“除國家以外,非政府組織(NGO)等市民社會的成長也對國際關係産生了重要影響。”

他說:“雖然也有貧富差距擴大、理念等宗教矛盾等副作用,但全球化造就了多樣化和融合的世界,能否將此發展成價值、展望、利益的共用變得更重要。”

▽朝著亞洲地區共同體前進=作爲共用價值和展望的代表性地區共同體,他列舉了歐盟(EU),並指出亞洲也要建立地區共同體。

他說:“隨著在世界經濟中東亞佔據重要的位置,過去成爲帝國主義侵略和掠奪物件的亞洲開始行使發言權。”他強調說,爲了在國際關係中行使更大的影響力,東亞也要向歐盟一樣建立地區共同體。

他指出,東亞安全,特別是韓半島的安全保障終究要在地區主義這個框架內解決。

他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間的依賴性加深,最後將發展成價值共用。他主張:“爲改善僵硬的東亞國家之間的關係,要建立多國框架,同時要鼓勵企業和市民社會等加入其中。”

他說:“在這個地區能持續共用的價值是人權和環境。就像明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一樣,如果大多數亞洲人通過價值共用,建立同一個世界和實現同一個夢想,就能從危機中挽救人類文明。”

首爾大學教授河英善(外交學)、明知大學教授姜圭亨(現代史)以討論者的身份出席了當天的演講會。另外,還有東亞日報社社長金學俊、韓國國際政治學會會長河龍出(首爾大學外交系教授)等100多人出席演講會。



金栽瑩 redfoot@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