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燃燒的巴黎

Posted November. 08, 2005 07:25   

한국어

本報巴黎特派員琴東根的個子有點矮。去年,他到當地上任時,身邊還陪伴著高個子,比自己年輕8歲的女記者新娘,這讓其他大齡青年無比羡慕。他到巴黎貧民區騷亂現場進行採訪時,被示威青年圍毆。“附近很多地方的汽車都被燒……”話還沒有說完,他就挨揍了。琴東根說,與身體上的疼痛相比,內心更痛。非裔青少年死亡引發了移民者對貧困和歧視、疏遠的憤怒,但是我國的特派記者用自己的身體承受了他們的憤怒。

▷兩個月前,颶風卡特裏娜揭露了美國陳舊的人種問題,而當時法國輿論強烈地批評了社會團結失敗。法國號稱自由、平等、博愛,他們根本不會出臺各人種的人口統計。像美國一樣,對少數民族提供特惠的制度(affirmative action)是禁忌。因爲法國市民不論人種,都是相同的市民,這就是“共和國價值”。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所謂保護市民的“法國模式”卻讓一部分市民更加痛苦。美國也有數百萬穆斯林,但是歐洲的社會疏遠問題比美國更嚴重。因爲美國勞動市場非常靈活,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就業。相反,在法國很難解雇員工,所以解雇一名工人也要深思熟慮。即使提交相同的簡歷,阿拉伯裔和非裔依然很難就業,這種情況也是出於相同的原因。沒有職業就會失去夢想,嚴重的情況下,會對社會充滿敵對心理。所以,充滿青年失業者的社會非常危險。

▷被稱爲左派知識人的傑裏米•裏夫金(Jeremy Rifkin)稱:“美國夢不存在。”並宣稱歐洲夢將會取得勝利。他主張,社會共同體的團結優先於經濟發展。他想按照歐洲夢成功的標準解決阿拉伯裔和非裔移民者問題。但試問,無視他們夢想的歐洲模式能有效嗎?燃燒中的巴黎證明了沒有增長和雇用的社會團結無異於曇花一現。

評論員 金順德 yur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