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革命家切·格瓦拉的“美好旅行”

Posted October. 27, 2004 22:59   

한국어

影片《摩托車日記》因真實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而且不像電影,所以更具戲劇性。雖然不知革命家切·格瓦拉有沒有解放古巴民衆,但是描寫他年輕時候的該片卻“解放”了一直以來意識已經變得呆板的一個單詞。這個單詞就是“路”。在豁然明白通過手提攝影方式描寫的這條“路”具有喜怒哀樂的感情的有機體的瞬間,您無疑已經竊取了切·格瓦拉的覺悟。

下月12日首映的《摩托車日記》描寫的是綽號爲“普斯”的沒有見過世面的軟弱的23歲的醫科大學學生恩內斯托·格瓦拉(切·格瓦拉的原名)進行的爲期8個月的南美大陸旅行。普斯(蓋爾·加西亞·埃布林納飾)與自己的朋友生化學生阿爾貝托·格蘭納多(羅德裏戈·戴拉·塞納飾)一起從阿根廷出發,在經過智利、秘魯荒涼的土地和古代遺址的過程中逐漸瞭解到革命的含義。

普斯覺悟的過程與漸漸明白他所走過的“路”和在路上見到的“人”以及人們生活的“土地”屬於一個整體的過程相一致。“在路上生活期間,某些東西發生了變化。”他的這句話概括了這一切。該片脫離簡單的“美麗的”範疇,表現出某種“殘酷的浪漫”,就是因爲該片的素材(路)和主題(人)以及情緒(土地)實際上已三位一體。如果感覺到滔滔的江水和原野上吹來的風以及凜冽的暴風雪和炎炎的烈日似乎在訴說著什麽,那麽該片已說明了一切。

因被冷落而接近死亡的老婆婆、冒著生命危險幹日工活的工人、在船上遇到的妓女等,該片以紀錄片的形式用細微的表現手法反復描寫了與各種當地人的短暫的相逢和離別。該片之所以具有強烈的真實感,是因爲(也許有些荒謬)該片沒有重點表現的事物,而是猶如走馬觀花。比起“主張”,選擇了“展現”的該片在片頭深深吸引了觀衆的目光。

但是《摩托車日記》從患上哮喘病而喘息不定的普斯趕上阿爾貝托,並敦促趕路的影片的中半部分開始,態度發生了變化。即,進入了普斯的覺悟之中。在普斯一行抵達拉丁美洲最大的麻風病村莊聖保羅,與麻風病患者同甘共苦的後半部,普斯從“23歲的預備醫生”成長爲“時代的醫生”。同時給8個月的旅行畫上了句號。因將非常重要的故事以走馬觀花的方式訴說而富有魅力的該片從這一瞬間開始,轉變成非常直白的訴說方式。

該片的後半部對希望看到“切·格瓦拉”的人而言,非常真實而且強烈。與此相反,對希望看到“電影”的人而言,是同一種話的反復。爲何“意義”必須經常強調,而“覺悟”則經常失敗?

該片由曾執導過影片《中央車站》的巴西導演沃爾特·薩雷斯擔任導演,並且進入了今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單元。15歲以下禁止觀看。



李承宰 sjd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