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極端的憎惡和厭惡導致的政治恐怖襲擊……應該糾正敵對文化”

“極端的憎惡和厭惡導致的政治恐怖襲擊……應該糾正敵對文化”

Posted January. 03, 2024 08:10   

Updated January. 03, 2024 08:10

한국어

“這是煽動彼此憎惡和厭惡的極端政治引發的‘政治恐怖襲擊’。”

對於2日發生的共同民主黨代表(黨首)李在明遇襲事件,專家們表示:“這如實地暴露出了政治兩極化帶來的政治厭惡。”他們認為,如果不使用暴力,就無法向政界傳達自己的意見,這種憤怒和不信任最終演變成犯罪行為。專家們擔心,如果對這種政治暴力放任不管,可能會擴散為2021年1月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支持者沖擊國會事件及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被殺事件等否定民主主義的更極端的攻擊形態。

朝野政治人士也自我反省說:“政界也應該以此次事件為契機,糾正相互仇視的文化,克制對特定集團的攻擊性發言。”

● “對民主主義的恐怖襲擊”

共同民主黨當天將李在明被不明身份者襲擊壹事定性為“恐怖襲擊”,並抨擊這是“對民主主義的嚴重威脅”。國會議長金振杓也發表聲明譴責說:“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容忍暴力行為。”

政治專家們分析說,此前積累的厭惡政治和極端粉絲政治文化表現為暴力行為。有人指出,在巨大的兩黨之間或同壹黨內,如果想法不同,就會互相敵視並當作鏟除對象,在這種氛圍中,暴力正在反復出現。

仁川大學政治外交科教授李俊漢(音)分析說:“朴槿惠前總統遇襲等政治恐怖襲擊之所以接連發生,是出於不信任,認為如果不使用暴力,就無法如實表達自己的意見,並傳達給政界。”他認為,否定對方並反對對方是理所當然的壹種“否決民主主義(vetocracy)”狀況。政治評論家朴尚炳(音)表示:“隨著將對方妖魔化的政治結構反復出現,將對方視為需要消除的對象、而不是協治或共生的對象的文化正在廣泛形成。”

專家們指出,雖然到目前為止只是個人的越軌行為,但如果放任不管,有可能擴散到特定團體的集體行動。延世大學政治外交學系教授梁承咸(音)表示:“事實上,韓國距離美國占據國會事件也只有壹步之遙了。支持層在內部爭吵,開始互相攻擊,如果以集體行動爆發,像美國那樣的事情在國內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 政界人士:“應克制發表敵對言論”

有人指出,為了防止極端的政治暴力,最終政界需要自我反省和革新。即,朝野雙方都應服從輿論,克制對彼此的敵對發言。梁承咸說:“政界針對對方使用‘清算’‘鏟除’等措辭,制造敵對和厭惡的政治,引發了這種矛盾。”

還有人指出,應該克制極端的粉絲政治。德成女子大學政治外交學系教授趙鎮萬(音)表示:“最近的政治將對方定性為邪惡,定性為絕對不能同行的積弊清算對象。甚至在同壹黨內,也依仗強硬的支持層,從道德上指責對方,只把對方當作排斥對象。”壹名在野黨人士表示:“拋開犯人(襲擊者)的政治支持傾向,特定政治家個人成為攻擊對象,這本身就是過度粉絲政治文化的余波。”

政界內部也出現了自我反省的聲音。國民力量黨議員徐秉洙在通話中表示:“我們的政治走向了太極端的對立,支持者之間也產生了感情上的對立。”國民力量黨前代表黃佑呂也表示:“政界人士之間進行公開對話時,應該考慮到支持對方的國民在後面這壹點並予以尊重。原則上,政界人士應該利用幽默、詼諧、隱喻等來緩和表達。這是民主主義演講和對話的傳統。”共同民主黨議員李元旭也在通話中表示:“制造極端政治厭惡現象的整個政界應該自我反省。”


金智賢記者、趙衡權記者 jhk85@donga.com · buzz@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