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國務總理是雞肋?

Posted April. 20, 2015 07:15   

한국어

我國政府的形態之所以被稱為總統制加內閣制,是因為有國務總理。總統制下在總統以外又設統轄內閣的總理,是不符合原則的。這種形態的形成有其原因,制憲國會本來準備的是內閣制的憲法。但是,首屆國會議長李承晚鍾情於美國式總統制,以韓國民主主義不成熟為由,聲稱“我絕不會在那種憲法下擔任任何職務”,極力表示反對。結果,內閣制設計圖突然改為總統制設計圖,總統制下出現了總統、副總統、內閣制總理同時存在的局面。

總理一職曾於1954年因改憲而消失,但在第二共和國時期轉變為內閣制而復活,同時又去除了副總統一職。以5‧16軍事政變上臺的第三共和國再次採用總統制,制訂了與目前相同的總統和總理形態。總理需經國會同意然後由總統任命,因而需要有兩邊的信任。因此,其身份、作用也變得模糊不清。在這一走鋼絲過程中,朴正熙總統任期裡的丁一權任職6年7個月(2416天),創下了任期最長的記錄。張勉、白斗鎮、金鐘泌和高建曾兩次出任總理。

從大韓民國首任總理候選人李允榮未獲國會批准開始,至今共有12名總理候選人未能獲得國會同意。自2001年實施人事聽證會制度後,落馬的總理候選人有6人,其中3人是朴槿惠總統時期。更何況,現政府的首任總理鄭烘原除了想走也沒走成的“留任總理”烙印外,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第二任總理李完九至今被捲入腐敗案,也是風前殘燭之勢。

歷屆總理中在任時間最短的是第六屆總理許政,只有65天。那是尹潽善總統時期的混亂期。李完九總理至今已在任63天,是否會創下在任時間最短的新記錄令人關注。朴總統真是個沒有總理福的倒霉人。但又能怨誰呢?人事權在握的總統本人就對此負有重大責任。



李振甯 評論委員 jinny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