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2008年6月, 陷入泥坑的韓國

Posted June. 16, 2008 05:54   

한국어

1962年第一次經濟開發後的46年間, 我們只經歷過2次“負成長”。因為第二次油價衝擊, 1980年的經濟成長率降到了1.5%;1998年又因外換危機經濟成長率直接降到了6.9%。南總理擔憂: “如今我們要面臨的風暴是第三次油價衝擊和成長率下降中,物價不斷上漲的停滯性通貨膨脹。此次危機持續的時間將會比往年的油價衝擊更長”。

此次危機出現的原因是, 中國和印度等具有龐大人口的國家隨著世界潮流不斷成長, 從而原材料的價格上漲, 而且世界經濟大國美國的經濟因次貸危機而動搖、美元貶值, 因此資源價格開始進一步上漲。

美國和歐洲等的智囊機構(think tank)診斷“隨著龐大人口國家的經濟急速成長, 世界結構出現變化, 而且國際經濟操作的模式正處於變化階段”, 而且他們正摸索著如何在變化中維持霸權的方案。

不過韓國社會似乎與這些事實無關。不但沒有意志直接面對社會問題, 而且只表現出了“保護貿易主義”或“製造替死鬼”等退步的傾向。李明博政府公開表示改革的公務員、公共企業、大企業、勞動組合、教育、保健領域的各勢力,希望通過如今的局面,能打垮新政府的改革專案。

甚至執政黨大國家黨也表示屈服, 延遲了公共企業的改革。 金滿堤前任副總理兼經濟企劃院長官指出: “除了分擔困難和經濟體制的效率化外沒有其他的方法, 不過他們卻逃避問題”。

危機擴大為“民主主義消失”

為了維護國民的健康而開始的蠟燭集會,聯繫到了各種政治運動或政治罷工, 最終引來了“街頭政治”的局面。法制被推翻, 人們已經失去了理性和科學判斷, 在煽動和不安感下,大眾心理和政派利害佔據了支配的位置。

通過大選、總選、合法流程形成的民意,被掛著直接民主主義旗號的街頭政治所瓦解。應該接受民眾意見並篩選出非理性主張的國會,幾乎放棄了自己的角色。而且應該在危機克服中行使主導作用的青瓦台和政府,只顧及牛肉進口對策和人事改編, 沒有顧慮危機對策。

18大議員收取國民稅金也已經半個月了, 不過國會連門都沒有開, 這意味著政治作用的消失。

我國社會是否解決內部危機,並試圖尋找外部危機的對應策, 這一周則是關鍵。預計在本周李明博總統會發表國政刷新政策及青瓦台人士、內閣改革措施, 而且17日通商交涉本部長也將發表美國產牛肉附加協商結果。

大國家党洪准杓院內代表和統合民主黨元惠榮院內代表為了第18大國會開院召開第二次會談。

仁荷大學政治外交系金永虎教授說: “如果民主主義不能正常運行, 誰也無法制止街頭政治,並且內部危機將繼續進行, 直到遭受致命傷為止”。



李炳奇 ey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