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去除日章旗…白紙廣告…原來如此”

Posted May. 17, 2008 04:21   

한국어

“如果這裏有日章旗,大家感覺好嗎?”(學藝研究員)

“不好!”(孩子們)

“就因為如此,東亞日報叔叔們去掉了日章旗。”(学艺研究员)

10日在首爾中路去世宗路東亞媒體中心內新聞博物館(PRESSEUM),首次觀光首爾的全南高興郡金山面居金島11名小學生會對“孫基禎選手除去日章旗事件”非常關注。

學藝研究員指著東亞日報1936年8月25日版照片時孩子們都抬起了頭。照片是報導孫選手取得柏林奧運會馬拉松冠軍的內容時使用的,照片裏的孫選手胸前去除了日章旗。

張生民(12歲,金山小學6年級)自豪地說:“聽說除去日章旗的記者們被抓到了總督府,受盡了苦頭,我覺得他們非常勇敢”。

新聞博物館中保存著1883年漢城旬報創刊開始,到2000年為止的100多年韓國新聞史和韓國多事多難的近代史。而且80年來,不屈服於暴行壓力和獨裁政權的武力鎮壓,默默擔任韓國言論先遣隊的東亞日報的足跡也保存在此。

2000年12月15日設立的新聞博物館去年為止的觀客達34萬4045名。每年觀客逐漸增加。2007年的觀客為6萬8121名,比2006年增加了35%左右,而且觀客層也更多樣化了。

從幼稚園的孩子到大學生,隨著學生的腳步越來越頻繁,觀客的平均年齡也有所降低,握著孩子們的手參觀的家庭也隨之增加了。有時還會常常看到外國人。

距東亞日報慶祝發行2萬7000號還剩一天的16日,來到新聞博物館的一位比利時人(32歲•延世大語學堂)說:“我是為了準備語學堂召開的‘言論自由’座談會而來的。我聽說了,東亞日報為了堅持言論自由而與之鬥爭的事例”。

觀客門接觸韓國言論的歷史後,夢想著未來踏上歸路。

當日,來信問博物館實習的30名明智大“言論與社會”課授獎學生對1974∼1975年東亞日報白紙廣告事態、催淚彈和燃燒瓶盛行的1980年民主化示威現場,還有為了生動報導而做出努力的本報記者表示了深切地關心。

注視著1975年12月26日版東亞日報白紙廣告的閩景仁(19歲•朝鮮學科2年級)說:“真誠希望監督、批判權利的東亞日報能維持原來的風格,我也夢想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記者”。



洪壽英 gae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