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雨後春筍?雨後造船!

Posted March. 09, 2007 05:41   

한국어

“過剩投資”還是“發掘縫隙市場”?

在全球造船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之際,中小型新生造船企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誕生。

原來生産船舶部分材料的企業和負責船舶修理工作的專門企業紛紛轉變成造船企業。也有建設企業、鐵路車輛生産企業收購中小造船企業後,投身於新市場的事例。

現代重工業、三星重工業、大宇造船海洋等現有造船企業擔憂地說:“繁榮期的過剩投資可能會引發蕭條期的同歸於盡。”

相反,新生造船企業則表示:“要通過有選擇和集中的方式進軍縫隙市場。”表現出事業取得成功的自信心,因此,究竟會出現什麽樣的結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全球造船業的繁榮景象使投資蓬勃發展

據産業資源部和造船業界8日透露,進入21世紀以後,以海外訂單爲目標新成立的造船企業共達10多家。考慮到專門接受海外訂單的現有造船企業的團體——韓國造船工業協會所屬企業共有9家,可以說,最近4、5年裏該數位成倍增加。

新生造船企業的設施投資也很活躍。最近投身於造船業的大洲集團子公司“大韓造船”投資一萬億韓元,正在全羅南道海南郡建設造船廠;“C&重工業”也在全羅南道木浦建設面積達43萬坪的造船廠。

SLS造船公司(原新亞造船公司)今年初公佈了向全羅北道群山投資5200億韓元的計劃;一直生産船舶用材料的聖東造船海洋、SPP造船最近也完成了新設備的投資。

新生造船企業快速增加,投資蓬勃發展的原因在於,全球造船景氣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持續呈現出繁榮景象。

○現有企業:“擔心造船業分工體系遭到破壞”

觀望新生企業的現有造船企業感覺並不樂觀。

因爲,從産業的屬性上看,造船業之類的巨大裝備産業帶有“不可逆性”,即,暫時擴大規模很容易,但一旦建立起來,就很難再縮小規模。他們主張說,繁榮期雖然不存在任何問題,但遇到蕭條期,就無法靈活應對需求的變化,因此,低價訂單等企業間的流血競爭將不可避免。

國內造船業界的分工體系可能遭到破壞也被指爲問題。在造船業界,新造船産業應該和材料企業、船舶修理企業等前後方産業實現均衡,但如果大家都盲目地投身於新造船市場,使後方産業環節被削弱,那麽對於韓國造船業來說,就是一種“不幸”。

國內三大造船企業的一位管理人員指出:“製造企業紛紛在中國建設大型材料工廠也是因爲在國內很難找到具有競爭力的材料企業。中小型造船企業多付薪水搶奪人力資源也是一個問題。”

○新生企業:“主力船型散裝船的需求不斷增加。”

新生造船企業提出的反論也不遜色。他們主張說,必須擁有“微觀目光”,比起造船業的整體行情,更重視不同類型、不同級別船舶的行情。

例如,運載煤炭、糧食等乾貨的散裝船和運載石化製品的石化産品運輸船(PC船)的需求在今後10年裏絕對沒有問題。

特別是,新生造船企業的主力船型散裝船的需求有望穩步增加。因爲,船齡超過20年的散裝船非常多,而且,世界原材料的物流量也在不斷增加。

聖東造船海洋公司總裁柳觀洪說:“新生企業的生存關鍵取決於選擇和集中。”

“C&重工業”總經理金容升也表示:“韓國造船業的競爭力取決於優秀的人力資源和材料企業,因此,只要具備綜合管理這些方面的能力,就能保持同中國之間的技術差距,同時也能找到縫隙市場。”



金昌源 chang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