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各候選人大本營應公開參謀人士真面目

[社論] 各候選人大本營應公開參謀人士真面目

Posted January. 08, 2007 03:01   

한국어

隨著總統選舉的熱身賽逐漸升溫,主要預備候選人的大本營因名稱各異的參謀和策劃人而喧鬧不已。被稱作特別助理、諮詢委員等的這些人將會深深介入候選人的選舉戰略和公開承諾的制定。如果候選人在選舉中獲勝,他們就是組成政權框架的骨幹。因此,各個大本營應該在國民面前公開這些人的真實情況。因爲,只有瞭解候選人乃至候選人身邊人士的傾向和力量,選民才能做出更加正確的判斷。

在上次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盧武鉉的核心參謀集團幾乎沒有露出真面目。國民只知道那是“展開民主化運動的386出身人士”。國民沒有充分瞭解到,這實際上是一個充滿過氣的左派理念和對我國社會主流懷有仇恨心的集團。因此造成了今天的理念過剩和分裂、混亂及國政崩潰的局面。這種事情絕不能在此次大選中再次出現。

但是,主要候選人的核心參謀仍然帶著面紗。即使有時候會公開一些情況,但大部分都是支持者俱樂部的相關人士,或者是爲了提高大本營的地位而聘請的有名望人士。而真正的實權者都躲在背後。從這一點來看,前大國家黨代表朴槿惠上周公開外交、安保政策諮詢團名單的舉動非常有意義。

“匿名”保護的弊端也很嚴重。本應該保持中立的公務員紛紛隱瞞身份去排隊,只注重名利的知識份子僅根據當選可能性在各個大本營之間遊移不定。上次大選時,部分知識份子在選舉後期參與到盧武鉉候選人的陣營中,從而覓得了官僚的位置。

大選候選人露面,而決定大選候選人動向的人不露面,這種選舉形態如果持續到投票日,國民必然會感到不安。更有甚者,執政黨還在構想沒有名分的“重組”,很有可能通過所謂“完全國民參與競選制(開放候選人選拔會)”的政治劇本推出“突然候選人”,這更加令人擔心。

大選不是候選人個人之間的對決,而應該成爲以候選人爲最高點的掌權勢力的競爭。各候選人陣營應該在國民面前闡明“將通過這些人整理國政”,從而接受國民的判斷,這樣才是正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