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清溪川復原1年

Posted September. 26, 2006 07:02   

한국어

在首爾清溪4街經營商店已有23年之久的許某(50歲)數十年來都飽受氣管炎之苦。但是最近1年他已經停止了用藥。因爲咳嗽與痰都已消失無蹤。

“自從清溪高架公路消失之後,感覺空氣變得很乾淨。在商店打烊之後,會到清溪川邊散步。”

清溪川復原1年,首爾市中心在生態性上正在“進化”。從鍾路區世宗路的東亞媒體中心(東亞日報社)前到城東區馬場洞新畓鐵橋短短5.84公里的水路被打開之後,大氣中的污染物質減少,原本在市中心看不到的動植物也開始重新復蘇。

▽大氣污染物質大幅減少=據調查,自清溪川復原後,這一帶的浮塵(PM10)和二氧化氮(NO2)資料與復原前相比,最多減少了27%。

浮塵和二氧化氮主要是經過的車輛中排出的,是會引發呼吸器官疾病的有害物質。

本報與首爾市一同於去年9月至今年8月,對清溪川(清溪4街梨峴橋(音譯)道路邊1處)和清涼裏、東大門運動場等道路邊的6處城市大氣測量所的污染物質排出現狀與清溪川復原之前的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進行了比較分析,首次確認了上述結果。

清溪川一帶的浮塵在復原前爲每立方米平均86微克(1微克爲100萬分之1克),但在復原後,下降到了63微克,減少了27%。

▽從人工河川到生態河川=環境專家正在密切關注1級水魚種柳魚在清溪川復原區間開始地點清溪廣場瀑布下長期棲息的情況。環境聯合會市民環境研究所副所長安炳玉(音)表示:“由於清溪川上游流域較爲單調,在首次發現柳魚時,也以爲只是暫時停留在這裏而已。但事實卻出乎意料之外。”

此前只在清溪川的發源地——仁王山的白雲洞川和北嶽山的中學川發現過柳魚。在復原區間上游發現柳魚,是從清溪川源頭開始到漢江爲止的水中生態界已經被重新連接起來的證據。

經過夏季的梅雨之後,清溪川的生態界變得更加豐富。

首爾設施工團在8∼9月初對清溪川生態進行調查的結果得出,魚類在梅雨前爲16種,又新發現了長觸鬚白魚、朝鮮鱊等魚種,已經增至23種。數量也增加了近4倍。

首爾市政開發研究院研究員金雲洙評價說:“隨著清溪川的動植物變得多樣化,將昆蟲當作食物的魚類和鳥類的個體數有所增加,正在自然地形成河川食物鏈。”

但環境專家指出,市中心的生態界要想在10年後也維持下去,需要實現清溪川的“自然河川化”。

延世大學環境工學院教授盧秀弘(音)表示:“在清溪川上游有約1公里的區間完全沒有自然性的部分。應該長期性地復原清溪川源流,與清溪川復原區間的水路相連等復蘇生態連接環節。”



黃泰勳 洪壽英 beetlez@donga.com gae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