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收藏狂”是造成靈魂空虛的不治之症

Posted January. 28, 2006 04:08   

한국어


“一件乾枯的什物!文明地說,是以標本形式保存的一塊肌肉!從屍體上切割!”

1969年10月29日,美國紐約克裏斯蒂拍賣公司展示了一件珍貴的什物。它的名字叫“Vignale拿破侖遺骸收集品”。

這位偉大的人物最隱秘的部位以10英鎊的價格拍賣,最終以1.4000億英鎊的價格被人拍走。投標人是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布萊恩•吉梅爾森(音)。他購買拿破侖的什物的理由是,他的妻子名字就叫約瑟芬。

收藏遺骸的風氣在中世紀時達到了高潮。耶穌被釘上去的十字架和釘在他身上的釘子以及聖母瑪利亞的乳房也被廣泛交易。耶穌的包皮在多個地方發現。也出現了很多贋品,引起了激烈的真假之爭。

這本書將帶領讀者探索收藏這一奇妙又美麗的具有強制性質的世界。

書中介紹了從中世紀遺骸收藏家到今天的藝術收藏家的收藏品和他們鮮爲人知的個人史,並探索這些物品含有的時代風景和思想。既是一部詳細入微的著作,又是宏觀的文化史。

人們不僅僅收藏物品。爲儲存世上所有的知識,曾設計“記憶劇場”的卡米洛、和無數女人發生關係的卡薩諾瓦、向全世界贊助歌劇演出,高喊“這是我的歌劇”的貝拉……他們也是收藏家。

作者描寫了隱藏在收藏行爲背後的人的心理。他說,收藏本能是我們現實中存在的問題。“這是在和死亡、消滅的恐懼作鬥爭。收藏家的熱情靠近記憶的混沌。”

在羅馬時代只屬於少數人的特權的收藏活動到文藝復興時期迅速蔓延。社會變得越來越世俗,人們也開始重視“眼前”。詩人這樣吟道:“含苞的玫瑰,採摘要趁年少/時光在飛逝不停/ 今天,這朵花兒還含著微笑/明日它就會凋零……”(羅伯特•赫裏克)

當花朵的凋零意味著無法挽回的失去,而不是進入永生的世界時,就此結束時,人們的心從害怕死亡的世界進入玫瑰花花朵即物質世界。收藏狂就有這樣的症狀。

人們爲何對空火柴盒、不能再使用的郵票、數十年來從沒有裝過一滴酒的空瓶花費這麽多的金錢?

對收藏家來說,這裏面有無法言喻的價值。聖人的遺骸是把天國和永生連接起來的橋梁。他們從收藏品中看到了比世俗中存在的更珍貴的世界和超越的瞬間。

所以,只要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不惜使用陰謀詭計和進行偷竊。他們會遊覽全世界,會結婚。對收藏品的貪念甚至讓人殺人。

但收藏不會就此結束。收藏最重要的是,物色下一個收藏品。手裏拿著物品,思考該放在哪里。但一雙“充滿貪念的眼睛”正在尋覓下一個目標。

收藏家堅信,自己尋找的物品能填補靈魂的空虛,但一旦到手就會失去這種感覺。

“‘美杜莎的詛咒’在收藏家的身上得到應驗。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一旦看到美杜莎,就會變成石頭。她被遺棄在充滿死亡和沈默的世界,她追求無法實現的夢想,從而走向瘋狂。通過物質追求超越的人將無法躲過美杜莎的命運……”

本書原名爲《To Have And to Hold》(2002年)。



李奇雨 keywoo@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