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復仇

Posted February. 02, 2004 23:30   

한국어

中國有一名胡姓青年(27歲)苦練20年武功,殘忍地殺害了在他七歲時毆打他父親致死的仇人一家三口。這是今年春節期間發生在中國四川省的事件。事件發生後,警方搜查該青年家時發現了“臥薪嘗膽”、“不報此仇非好漢”、“要血洗仇人一家”等字迹。看上去像中國武俠電影裏的一幕。

▽ 對殺死父母、師傅、戀人的仇家進行報復一直以來都是許多文化、藝術作品的常用主題。像《基督山伯爵》、《羅密歐與朱麗葉》、《黑貓》等文學作品與威爾弟的歌劇《弄臣》、日本的歌舞伎《47名浪人》等都是以復仇爲題材的名著。電影方面,包括英格瑪·伯格曼的《處女之泉》在內,《記憶碎片》(Memento)、《殺死比爾》(kill bill)、《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等著名外國影片以及《Old Boy》、《我要復仇》(Sympathy for Mr. Vengeance)等國內電影都是淒慘的復仇劇。

▽ 最近,復仇的方式與形態與以往相比更具組織性、集團性、規模性。阿爾凱達(Al-Queda)的“9·11”恐怖事件與美國佔領伊拉克是文明對文明的相互復仇劇,而禽流感和瘋牛病是動物對人類的復仇戰。地球的變暖帶來的環境異常也是自然對肆無忌憚的開發所做出的報復。過去政權發生的“糾正歷史”和“稅務核查”,以及現政權追求的“替換支配勢力”也是對時代與理念的一種復仇行爲。但一個復仇往往會孕育出另一個復仇。

▽ 聖賢們將“以牙還牙”式的復仇視爲低級的復仇,將寬容與愛評價爲最高級的復仇。但平凡的人們所能選擇的最現實的復仇應該是“無視”。比被抛棄的女人更加悲慘的女人是被遺忘的女人。飽含猶太人智慧的《塔爾木德經》裏寫道:“好好活,那才是最強有力的報復。”而日本小說家村上龍所說的“幸福地生活是向折磨我的人報復的最佳方式”也是同樣的道理。

評論員 吳明哲 oscar@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