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制造“meme”的松散而广阔的纽带

Posted June. 25, 2022 07:24   

Updated June. 25, 2022 07:24

한국어

语言在互联网出现后的30多年间以爆发性的速度进化。一直研究在线交流和网络语言的作者主张,比起在密切的人中间,与外界的接触越频繁,语言的变化就越大。互联网超越了地理上的局限,创造了比任何空间都多的形形色色的人和多得不计其数的接触面。

作者介绍了多种网络语言的事例,并分析了这种现象的背景。意味着网络上流行的影像、图像、表现等的“配图文案(meme)”每天在网上新出现和重组。漫画书中“省略了更多的详细说明”的一个场面和台词被用于网络帖子或社交网络服务(SNS)对话的多种脉络。在网上搜索栏中搜索“猫咪meme(lolcat)”,就能找到很多表情丰富的猫咪照片和有趣的对话框,让人无法知道哪个是原本(原件)。

像配图文案一样试图对原本进行多种改编的事例从很久以前开始就存在了。写于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的特洛伊战争叙事诗《伊利亚特》的出发点也是口传文学。与此相比,如今的meme通过网络上的“meme生成器网站”,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制作多种版本的meme。网络的易接近性和扩张性引导了广泛的对话方式和流行。对此,作者表示:“对于meme来说,‘如果我是网络文化的成员,听不懂我的话,就说你不属于网络文化’,道理都是一样的。”

在模拟时代,要想表现心情或表情,大部分都要在纸上用文字写。不能轻易使用影像或图片。而在网络时代,图画也可以像文字一样通过表情符号自由地表现出来。通过在线简单的文字输入方式,超越了表现的局限,其变化仍在继续。

在网上比起“汪汪(狗叫声,通常也指小狗)”,“萌狗”一词更为常见。也有人担心这种网络语言会助长语言破坏。但作者强调这是自然的变化,他说:“语言是终极参与民主主义。”


鄭盛澤 neon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