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专栏》匿名撰写的国家审定教科书

Posted October. 26, 2015 07:12   

한국어

打开1996年最后一次发行的国家审定版高中国史教科书,书上清清楚楚地标注着9名编纂人员的姓名。自从1974年首次发行由国家审定的国史教科书以来,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因为是国家审定而不注明编纂人员的情况。但是,国史编纂委员会委员长金贞培23日在国会东北亚历史歪曲对策特别委员会会议上却表示,“如果教科书编纂人员拒绝,就无法公开名单,”从而引起了议论。

虽说将国史教科书由国家审定并不是可取的方法,但是政府推行的意志十分强烈。但是,连编纂人员都不知道是谁的国家审定版教科书,是万万不行的。国家审定教科书是编纂人员凭自己良心撰写的。公开编纂人员的名单,对于国家审定版教科书来说,是最起码的牵制装置。在维新时期,国家审定的教科书里就曾出现赞扬维新的内容。当时负责执笔近现代史的仁荷大学名誉教授尹炳锡(音译)说自己并没有写过那样的内容。写那一部分文字的,是躲在匿名背后的国家。人们之所以担心国家审定化,正是因为存在那样的可能性。

金贞培委员长的话,也许是不得以而为之。在政府宣布实行教科书国家审定化后不久,以一些大学和学会为中心,不少历史学教授接连发表声明拒绝加入编纂队伍。并没有请求他们编纂就说什么拒绝,真是可笑。据说,在拒绝参与编纂的人员中,没有一人曾经参与过编纂。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是在企图营造一种威胁气氛,谁要是参加编纂就孤立他。教授们本应更知道要尊重别人的决定,做的却是本不应该做的幼稚行为。

我估计,一旦实施国家审定,不会发生不公开实际编纂人员的事情。但是,出现这种想象本身,就是在承认一定程度上的失败。我想告诉他们,如果是不能堂堂正正冠以自己姓名的历史书,干脆还是连写都别写。单就知识界而言,压倒性多数的意见是反对国家审定化。赞成和反对十分热闹的普通人中间,也是反对的人多于赞成。希望朴槿惠总统在27日在国会施正演讲中最终敲定国家审定化之前,能够再次认真对是否实行国家审定予以深思。



宋平仁 评论委员 pis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