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法国革命没有自由、平等、博爱

Posted September. 24, 2005 07:12   

한국어

蓝色、白色、红色融合的法国国旗象征着什么?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会回答,象征着法国革命精神——自由、平等、博爱。果真如此吗?作者忠南大学史学系教授金应钟批评说,这是没有根据的对西方国家崇拜的表现。

三色旗首次出现是在法国革命爆发后的第3天,即1789年7月17日。国民防卫队司令官拉飞耶特在象征巴黎的红色和蓝色的双色徽章中增加了法国王旗的颜色白色。这意味着国王和革命巴黎联手。

而且3大精神也不是法国革命的标语,而是在1848年第2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标语。将三色旗和3大精神联系起来的依据,只有1958年在第5共和国宪法第2条中将三色旗规定为国家象征物,并作为共和国的标语,一并规定了3大精神。

特别是,在3大精神中被翻译为博爱的“兄弟爱(fraternit´e)”与博爱这一圣洁的概念有很大的差距。从“不是兄弟爱,就是死亡”的口号中可见,该单词具有区分国内外同志和敌人的暴力含义。作者解释说,如果说自由孕育了自由主义,平等孕育了社会主义,那么兄弟爱就孕育了民主主义。

这本书用12个主题披露了近乎神话般的西方近代历史鲜为人知的一面。这是对提出崇高口号的西方革命令人毛骨悚然的面貌的揭露,同时暴露出呼吁“宗教自由”的宗教改革在宗教斗争中是多么的残忍,并让人了解为赋予近代化正当性,早已印下黑暗期烙印的中世纪和绝对王朝期积极的一面。

一份研究结果显示,被誉为无血革命的英国革命创造了比英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多的死亡率。这是一场用鲜血染红的内战。在法国革命期间,仅旺代地区的内战就造成20万人惨遭屠杀。而且在对外战争中,200万名法国人牺牲。俄罗斯革命至少造成5500万人死亡。

被马克思•韦伯誉为创造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基础的加尔文,实际上是主张“我的宗教自由”,而不承认“他人的宗教自由”的思想暴力分子。在加尔文统治下的日内瓦市,人口只有16000万。但在他统治5年期间,13人被吊死,10人被斩首,35人被烧死,76人被驱逐。

在农奴结婚时,封建领主和天主教司祭有权优先享有与新娘的洞房初夜权,这很有可能是试图推翻封建时代,确立中央集权的君主和试图批评旧体制的启蒙主义者合编的神话。

作者强调西方民族是近代形成的“想象共同体”,并称:“历史家的任务不是带头制造传统,而是揭穿‘已制造的传统’的谎言。”作者建议将民族主义(nationalism)区分为根据参与意向,决定组成成员的国民主义和以血缘标准决定组成成员的民族主义。作者还批评了坚持并非历史的国史的韩国民族主义历史体系。

作为西方史学家,作者利用丰富的资料,批评了西方式的神话化,主张克服民族主义。他的理论简单又明了。遗憾的是,自称只阅读了3篇有关批评中国东北工程的文章的作者批评说:“国内学者没有提出高句丽史为何是韩国史的证据。”在这一部分失去了东西平衡感。



權宰賢 confett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