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阿根廷,不要哭

Posted February. 19, 2014 04:12   

한국어

20世纪初的阿根廷是富有国家。利用潘帕斯草原的农业和畜牧业非常发达,让阿根廷积累了财富。1930年代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居世界第6名,交易量在前10名。当时欧洲一流的建筑家们建造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古典、高雅的建筑物让人们想起了曾被称为“第二个美国”的荣华时代。

▷1946年执政的胡安•庇隆主张“阿根廷是肥胖的牛与营养不良劳动者的国家”,推翻了重视自由经济的国家系统。他从国家社会主义出发,将主要产业国有化、驱逐了外国资本。为了得到工会和贫困层的支持,他每年增加了25%的工资,还大幅度增加了福利支出。民粹主义的象征—庇隆主义让快要成为发达国家的阿根廷没落了。

▷庇隆主义的负面残留物延续至今。习惯“免费”的国民动不动就走到街头,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福利和补助进。政治家们不管国家如何发展,通过屈服于“耍赖法”维持政治生命。阿根廷继1982年的外债危机、2001年的债务不履行宣言之后,再次迎来了国家破产危机,而上述内容就是阿根廷悲剧的原因。描写庇隆的第二任夫人埃娃•庇隆的音乐剧“阿根廷,不要哭(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虽然是感动人心的歌曲,但是阿根廷的眼泪中却包含着更多的意思。经济学家孔炳浩警告说:“阿根廷的浮沉提醒了‘国民被民粹主义蒙蔽时,其后遗症将会持续很’久的问题。”

▷这对我们也不陌生。现在出现了很多不顾及国家财政的福利万能主义和阻碍成长的反市场性主张。离2017年大选越近,这样的风潮将会更加肆虐。如果韩国不想重蹈阿根廷的覆辙,只能由国民表示民粹主义和反市场主义对政治家的得票并没有帮助。

评论员 权纯活 shkwon@donga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