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杨万春的箭-圣德大王神钟为何出现在美国大学讲堂上?

杨万春的箭-圣德大王神钟为何出现在美国大学讲堂上?

Posted January. 30, 2012 03:06   

한국어

“要说起有名的弓师,西方若有william tell,东方就有韩国的杨万春。”

在纳米领域得到世界认可的美籍韩人科学家美国布朗大学金京锡教授(机械工学,60岁),他如果在此所大学的“力学和振动”(Dynamics and Vibrations,必修课)课堂上提起上述话题,在座的学生们都会摇头。杨万春,为高句丽末期一名将,在645年安市城之战中,据说他射瞎了当时征讨高句丽的唐太宗。 “今天我们从工学的角度来分析箭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可以得知,从工学的原理来看,韩国箭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当金教授说到这里,学生们开始聚精会神,逐渐地投入到历史和物理,机械工学的讲课中。

布朗大学工科学生们从1994年开始使用金教授自编的教材来听他的课。金教授的课程,授课学生多达1000多名,且他的25名弟子(博士和博士后)分散在美国各所大学。金教授可谓是利用科学来揭示韩国文化的优秀性的“科学韩流”传道士。

29日,金教授在与东亚日报的电话采访中表示,1990年初大学邀请我编写一本融合人文学和历史的工科类教材,从此我就开始利用科学来揭示韩国文化的优秀性的工作。

虽然韩国的弓长(120 cm)比英国的长弓(180cm)和日本弓(2m)短,但其射程是它们的2,3倍,最多能射到1km,金教授通过实验来解释了此项奥秘。试验结果表明,韩国弓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其拥有类似“异端推进火箭”的轨迹。尽管大部分人相信,弦短是为了东方人的矮小身材着想,但金教授给予的说明是,用短弦来提高推动力,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他还说明,韩国弓共有5个部分,其会产生再次推动力。

金教授表示,不仅是弓,还有像圣德大王神钟,乌龟船,鲍石婷一样的韩国文物都是基于优秀的科学原理,但这样的原理在美国很生疏。他还称,向后会继续活用韩国文物,把其当作工学的题材来使用。实际上,他研究了圣德大王神钟波长比西方的钟更大的原理, 并且编写了教材,供3,4年级的学生使用。金教授说明,如果要使波长变得更大,钟的底部要最厚,钟的顶部要薄,整体厚度要与钟的高度成比例,圣德大王神钟恰好运用了这种原理。他为了把此教材传播至美国全地,在美国工学教育协会上发表过文章。

金教授在首尔大学获得机械工学硕士学位,此后留学,1989年成为了布朗大学的教授。他长期带领纳米工学研究中心,去年,同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表明了利用超声波准确分割Carbonnano tube的原理,此项研究结果登在英国《皇家社会学报》中,因此备受瞩目。



朴贤镇 witness@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