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论] 卢拉形式、卡梅伦形式、明博形式

Posted June. 26, 2009 07:31   

한국어

当地言论调查机关CNT发表说巴西总统卢拉(64岁)的支持率达到了81.5%。 巴西甚至出现了修改宪法打造“3选总统”的舆论,总统的人气有增无减。卢拉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这是因为展现出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进行所得分配改善是可能的。” 2002年当选为中立左派劳动党候选人的卢拉,没有选择左派常用的反市场理念。他忠于实现国家财富的市场经济原则,同时大胆地支持贫困层,增加了中产层。他说服左派利用丰富的巴西资源,提高市场效率,让国民得到更多的优惠。他既没有侮辱反对派,也没有进行斗争,持续地开展了过去政府得到国际货币基金(IMF)时约定的财政稳定、规制改革、经济开放等政策。

因此巴西纪录了30年以来的最高成长纪录,创出了就业岗位。公共负债从2002年国内生产总额(GDP)的55%减少到了2009年的35%,出口增加了4倍,贫困层当中2000万名摆脱掉了贫困。英国“经济学者”评价说,一定要将子女送去学校才能得到生计费用支持的福利制度提高了贫困层的自立意志和未来竞争力。

如果说中立左派出身的卢拉用右派的市场经济原理拯救了巴西,那么英国保守党的领袖卡梅伦(42岁)则是将保护社会弱者和福利、环境等左派理想嫁接到右派的新的保守典范。他很有可能在明年的总选中被选为总理,美国媒体也正向共和党要求学习卡梅伦形式。

卡梅伦在2006年接管了失去中心和指向的保守党后宣布:“我们要做减少贫困、找回正义的事情”,“右派是新的进步。” 他表示通过强调市场和效率,用30年前治愈“英国病”的应对方式继续实现增长,同时平分其成果。方法不是理念,而是实用主义。用教育、医疗、福利的民营化提高服务的质量,同时向企业和工会呼吁用家族亲和性的雇佣提高福利指数。这不是用无条件的减税和小政府实现,而是将政府功能和市场活力综合在一起的方案。

看起来没有任何相似点的巴西和英国,同样因为公共教育问题头痛。“经济学者”报导说:“1970年代韩国和巴西的人均所得没有什么差距,但是目前韩国比巴西高出了4倍。”“经济学者”表示其原因就是教育。巴西教育的最大障碍是反对改革的教员工会。他们强烈反对根据成果给予工资的制度,甚至拒绝了按照教科书教书的政府的要求。如果不能提高教育竞争力,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更是遥远的。

在英国,2月份剑桥大学入学处长批评说:“因为低水平的教师们,导致公立学校毕业生的学历落后” 这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通过学校之间的竞争力和学校选择权提高竞争力是卡梅伦的教育改革方向。

巴西之前羡慕的我国教育目前正在回到巴西的教育。不仅被全国教员工会所左右,连李明博政府也正在回到官治、规制、平等指向等。其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在特殊高中入学考试中不准反映平时成绩。让平民和中产层苦不堪言的补习费固然需要整顿,但是在方法上却存在问题。入学考试中不能考虑平时成绩,那么特殊高中要根据什么来选拔学生?

虽然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对市场经济的质疑正在扩大,但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仍然是提高市场效率、保护弱者。如果想利用市场的机制提高出口和内需,就需要熟练的知识产业全球性人才。为此就要进行高质量的教育,而不是降低教育质量。扩充弱小人群的社会安全网的同时,要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让所有人都享受到优惠,同时要认真进行设计,让其优惠成为可以工作的福利。

虽然因为世界经济危机,正在积极探索理想的经济模式,但是李明博政府在1年半之前提出的国政基调则没有什么改变。问题是中立的概念在韩国意味着右派和左派的中间的话,这有可能引起非常危险的混乱。如果左派承认并遵守自由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法治的基本价值的话还可以,但是目前韩国的左派集团几乎都拥有只要能打倒政权任何事情都可以做的想法。中立不能被误认为包括这种势力在内的数学性的中间。中立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其本身不是任何事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