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苹果的导师,纯洁的“怪人”

Posted December. 29, 2007 08:05   

한국어

有2名史蒂夫。现在已成为50多岁的二人从上学的时候开始就是有名的“怪人”。虽然俩人都沉迷于电子工学的“wirehead”,但是真正的天才是大5岁的年长的史蒂夫;以孤儿身份收养的史蒂夫则是整天跑来跑去,沉醉于冥想的嬉皮笑脸的“wirehead”。前者的宗教为科学,但是后者的宗教为禅宗。高中时前后辈的两个史蒂夫各投资500美金,在1975年创立的公司就是其有名的“苹果”。

今天一提起苹果就会想到的史蒂夫乔布斯(52)就是“小史蒂夫”。高中前辈并成为苹果奠基人的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史蒂夫沃兹尼亚克(57)。

避讳极具领导力的史蒂夫乔布斯的苹果狂热迷们认为苹果真正的灵魂,在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身上。因此他们相对摇滚组合“The Beatles”培养的两大巨星,这样谈到:“如果乔布斯是James Paul McCartney,那沃兹尼亚克则是John Winston Lennon。”

真的是这样吗?内向而又有着隐蔽倾向的沃兹尼亚克和新闻工作者Gina Smith一起写的这本书,表现了那只是一半的真实。这本书以“21世纪比尔盖茨”照亮了华丽的复活的乔布斯,而且这还是2005年出版《icon 史蒂夫乔布斯》(民音社)光环下的产物和反作用的产物。2006年在美国出版的这本书的原题目为《i》(苹果的象征),但是因“我以前(I was)”和“iWOZ”发音相同而更加意味深长。

事实上创造总是由沃兹尼亚克莱做,但是把它商品化的人则是乔布斯。非法电话码砖装置“蓝盒子”。只由30个芯片构成的苹果电脑Ⅰ,成为PC原型的苹果Ⅱ……。他悲伤的透露到,因设计1人用录像游戏“BREAKOUT”的最小集成电路而获利数千美元的乔布斯隐瞒了700美元,只给过自己一半的钱。

但是对于沃兹尼亚克来说钱并不重要。从3岁开始就从Lockheed Corporation导弹开发者父亲那里踏实的学会电子学原理的他来说,制作“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机械装置”的工程师的使命更为重要。

5年后苹果登陆在了NASDAQ上,两位史蒂夫也均成为了亿万富翁。在这里俩人的命运相互交叉。乔布斯身为经营者被权力游戏所迷惑。相反沃兹尼亚克则把自己的股份以每股5美元的超低价卖给苹果,其每个职员2000股而实践了计划。1982年和1983年还为了怀念Woodstock 69回忆,忍受2400万美元的赤字策划并召开了“US Festival”。还有苹果慢慢走向滑坡的时候,1985年他为了新发明,以最低收入的正式员工的身份,离开了苹果。转变为了生产合并遥控器的风险企业家。从1989年开始他甚至在自己孩子上过的小学当老师。

这种风采确实和争夺经营权而后1986年被董事会强行驱逐的乔布斯形成对比。这也是沃兹尼亚克被称为苹果真正的“导师”的原因。如果创作The Beatles音乐的是James Paul McCartney,但是注入灵感和精神的是John Winston Lennon的话;虽然创造苹果技术的是沃兹尼亚克,但是发展今天的苹果企业文化和目标的是乔布斯。

这种差异从俩人对音乐的态度也能看得出。虽然对于沃兹尼亚克来说音乐产业是高昂的癖好,但是乔布斯则把音乐作为武器开发了IPod和ITunes,复活了苹果。

书的末尾沃兹尼亚克这样谈到:“从某些方面来讲,在我的人生当中苹果是毒苹果。”因为自己的人生始终被苹果所牵着。但是对乔布斯来说也相同,因为20岁过小的年纪登上世界顶峰后因自满而坠落。经过10年多野人生活后,终于以成熟的模样成功地卷土重来乔布斯,现在学会了怎么把毒变为良药。乔布斯回来以后,沃兹尼亚克也重归苹果咨询人的事情,也正好表明了这一点。因为遇到了人格魅力超越乔布斯的沃兹尼亚克,才能感悟到非好感代名词的乔布斯的魔力,这应该就是这本书的妙处。



权宰贤 confett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