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论] 不能以迁都为前提制定“首都圈发展战略”

[社论] 不能以迁都为前提制定“首都圈发展战略”

Posted August. 31, 2004 22:15   

한국어

允许在首都圈内增设尖端企业工厂的政策对增强韩国经济的竞争力和恢复景气具有肯定性意义。政府应该积极应用已具备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的首都圈的竞争能力,使其起到挽救有可能长期停滞的韩国经济的火车头作用。

由于首都圈内有丰富的培育IT产业所需的高级人才,如果允许在此增设工厂,预计将有数十万亿韩元的国内外资金涌入尖端产业领域。不能因为缺乏灵活性的工厂总量制而阻止外国人的投资,加速产业空洞化的发展。在首都圈设立尖端产业工厂是经济界一直以来的夙愿。

但是建设交通部和国家均衡发展委员会提出的首都圈发展战略中含有平息首都圈居民对迁都计划的不满情绪的意图。这是为了让人们相信虽然迁移首都,但原来的首都圈还将保持为经济中心地位。

这不禁令人产生疑问,以迁都等不确定的政策为前提的发展战略到底如何使首都圈居民感到安心。应与东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圈等地区竞争的首都圈发展计划绝不能成为安抚国民和善心用政策。迁都并不是任期只剩下3年半的现任政府可以完成的使命,更何况由于还未达成与国民共识,其成功前景也极不透明。即使政府迈出迁都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国民共识作为前提,就很难保证事业的顺利推行。这也是不能以迁都为前提制定首都圈发展战略的原因。

按照政府计划,首都圈的公共机关将全部迁到地方。也就是说首都圈的268个公共机关中29个政府下属机关迁至新行政首都,其余的180~200个机关分将别设在11个市道的革新城市。为了解决首都圈密集问题,有必要分散公共企业和公共机关,但要保留能保证首都圈竞争能力与2000万居民便利息息相关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