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柴可夫斯基的眼淚

Posted November. 27, 2019 07:26   

Updated November. 27, 2019 07:26

한국어

  “我在旅途中構思著這壹曲,大哭了壹場。”這是柴可夫斯基在1893年2月寫給侄子弗拉基米爾·達維多夫的信中說的話。當時構思的音樂成為他最後壹首交響曲《第六B小調》。現在這首曲子被通稱為《悲愴》。

 同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親自指揮這首曲子的首演,9天後去世,因此無法知道是什麽原因讓他哭泣。五十三歲英年早逝,內幕也不確定。有人說他死於傳染病,也有人說是因為有關性取向的許多傳聞和壓力而自殺。但可以肯定的是,作曲家的哭泣和《悲愴》的暗色調不無關系。所以,正確解讀這首曲子,無論如何都要理解他曾經遭遇的心理狀況,才有可能做到。指揮的困難就在於此。

 從世界級大提琴演奏家成為世界級指揮家的張漢娜在詮釋《悲愴》時,關註柴可夫斯基的暴風眼淚和當時所寫之信的原因就在於此。她覺得每壹個音符都透著作曲家的熱情、痛苦、希望、絕望,她把自己比作翻譯家。就像理解作家的意圖並將其翻譯成語言的翻譯家壹樣,指揮者的任務是正確揣摩作曲家的意圖,通過音樂再現作品,為作曲家服務。

 張漢娜最近率領挪威特隆海姆交響樂團來到了韓國。她想把柴可夫斯基在創作《悲愴》時流下的眼淚和在生命最後壹刻所感受到的急切心情融入音樂,傳達給韓國聽眾。與此同時,她還把柴可夫斯基投射在音樂這壹形式上的悲傷和聽眾所感受到的存在論的悲傷,成功地引起了共鳴。也許聽到張漢娜用盡全身力氣再現的音樂,有人既會感到心痛,同時又受到安慰。可以說是從悲傷中得到了安慰吧。這是音樂所具有的不變的功能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