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新羅築城時曾把人作爲祭物

Posted May. 17, 2017 07:24   

Updated May. 17, 2017 07:38

한국어
5世紀新羅人在築城時曾把人當作祭物貢獻,相關痕迹首次在慶州月城得到了確認。這是國內首次發現在建造建築物的過程中曾奉獻人身祭物的考古學證據。在4、5世紀麻立幹時代,新羅人不僅在積石木槨墳實行殉葬,還在築造王宮城牆時把人獻作祭物。

據國立慶州文化財研究所16日介紹,在月城西側城牆西門附近的發掘現場,發現了兩具成人骨骸。他們被埋在高1.5m米的城牆的基礎部分之上。一具被推測爲身高165.9厘米的男性遺骨面向正面,另一具性別不明的遺骨(身高159.3厘米)則身子略傾,朝向對方。

挖掘團認爲這兩具遺骨爲供物的理由,是他們的腿和胳膊都伸得很直,骨骸被整齊地放置在城牆延伸的方向。而且,在他們的腳邊,還發現了疑似祭器的4件新羅時代陶器。與中國殷商廢墟遺迹中發現的人身祭品是被砍掉腦袋的屍身不同,月城遺址的遺骨幾乎沒有什麽外傷。國立慶州文化財研究所學藝研究室長樸允正(音譯)表示,“似乎是用毒藥殺死之後埋在那裏的。”

遺骨下面,有存在過草席之類的草編織物的痕迹,在他們的臉部和身體上還發現了若幹樹皮。尤其在看向對方的那具遺骨,肩膀上還有用繃帶包紮過的痕迹。東亞大學教授(古人骨專業)教授金在賢(音譯)解釋說:“似乎是先在地面鋪上席子,然後安置了屍身。似乎還用薄薄的樹皮當作壽衣,遮蓋了整個身體。”在略傾向一側的遺骨的腳踝上,還檢測出了疑似皮鞋的蛋白質成分。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城牆裏發現遺骨的位置。月城人骨是在西門遺址附近出土的。自古以來,城門被認爲是敵軍或疾病等災殃出入的通道,會頻繁舉行祭典儀式。在扶余羅城的東門附近,曾出土過百濟時代用作咒語的男性生殖器木簡。月城人骨被埋葬在高10.5米的城牆的基礎位置,可能是發揮著被埋在建築物下端的鎮壇具的作用。

2000年在國立慶州博物館境內統一新羅時代的井中發現過10歲幼童的遺骨,也被推測爲某種人身祭物。當時井中出土了多種動物骨殖和土器。學界認爲,慶州博物館的遺骨與建造建築物過程無關,是因爲井的廢棄而進行的祭祀。與月城的人骨相比較,祭祀的目的和性格均爲不同。

 此次挖掘中,還首次在月城出土了刻有幹支的木簡。木簡上的文字被確認爲“丙午年”,應是法興王13年(526年)或真平王8年(586年)。如果確認是法興王13年,則比城山山城出土的木簡年代更早,將是三國時代最古老的木簡。

同時,還發現了圍有頭巾、疑似伊朗粟特人的6世紀土偶。雖然在挂陵武人像和慶州龍江洞古墳等地也出現過貌似西域人的雕像,但那些都是統一新羅時代的遺物。新出土的土偶,可以視爲早在三國統一之前新羅人就與西域進行交流的證據。



金相雲 su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