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給精神病患者帶來二次痛苦的“烙印”

Posted August. 13, 2022 07:23   

Updated August. 13, 2022 07:23

한국어

“這個人到底是誰?”

 作者的父親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哲學系教授,平時不管兒子問什麽問題,他都會親切地回答。但是偶爾會突然變成完全不同的人。家人壹起去外面吃飯的那天,他用充滿不滿的聲音對嶽母說出了粗暴的話。作者看著這樣的父親產生了疑問。“這陌生樣子的父親究竟是誰呢?”

 作者的父親患有重癥精神疾病(兩極性障礙)。作者是美國舊金山大學精神健康醫學系教授,在大學壹年級時第壹次聽到父親“偶爾會有精神不正常的時候”的告白。從那時開始到1995年父親去世為止的24年間,他與父親的對話等被編成了壹本書。作者平靜地講述自己和家人因父親的病而過著怎樣的生活。這是為了克服留給父親的烙印,坦率地與世界分享自己的經驗。

 父親於1936年9月從3米高的房子屋頂上跳了下來。當時年僅16歲的他在腦海中片刻不停地被呼籲從法西斯手中拯救歐洲的人的聲音所困擾。在某個瞬間,他認為自己天生就具有拯救自由世界的命運,最終確信雙臂會變成翅膀飛起來。

 比治病更困難的是與烙印的鬥爭。據作者介紹,烙印有“預想烙印”、“名譽烙印”、“自我烙印”。父親總是擔心自己的病會被別人發現(預想烙印),並且始終無法從認為自己是在世上沒用的人的失敗意識中擺脫出來(自我烙印)。母親為了看起來像是正常的家庭,必須傾註各種努力(名譽烙印)。作者、妹妹和母親為了每天看起來正常,只能忠實於“角色劇”。

 作者說:“烙印產生羞恥,羞恥產生沈默。”要想擺脫痛苦的心靈羈絆,迫切需要坦率的對話。他強調說,與烙印作鬥爭的最切實的武器是恢復包容自己和其他人的人性。


鄭盛澤 neon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