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制造“meme”的松散而廣闊的紐帶

Posted June. 25, 2022 07:22   

Updated June. 25, 2022 07:22

한국어

語言在互聯網出現後的30多年間以爆發性的速度進化。一直研究在線交流和網絡語言的作者主張,比起在密切的人中間,與外界的接觸越頻繁,語言的變化就越大。互聯網超越了地理上的局限,創造了比任何空間都多的形形色色的人和多得不計其數的接觸面。

作者介紹了多種網絡語言的事例,並分析了這種現象的背景。意味著網絡上流行的影像、圖像、表現等的“配圖文案(meme)”每天在網上新出現和重組。漫畫書中“省略了更多的詳細說明”的一個場面和台詞被用于網絡帖子或社交網絡服務(SNS)對話的多種脈絡。在網上搜索欄中搜索“貓咪meme(lolcat)”,就能找到很多表情豐富的貓咪照片和有趣的對話框,讓人無法知道哪個是原本(原件)。

像配圖文案一樣試圖對原本進行多種改編的事例從很久以前開始就存在了。寫于公元前8世紀的荷馬的特洛伊戰爭敘事詩《伊利亞特》的出發點也是口傳文學。與此相比,如今的meme通過網絡上的“meme生成器網站”,任何人都可以輕松制作多種版本的meme。網絡的易接近性和擴張性引導了廣泛的對話方式和流行。對此,作者表示:“對于meme來說,‘如果我是網絡文化的成員,聽不懂我的話,就說你不屬于網絡文化’,道理都是一樣的。”

在模擬時代,要想表現心情或表情,大部分都要在紙上用文字寫。不能輕易使用影像或圖片。而在網絡時代,圖畫也可以像文字一樣通過表情符號自由地表現出來。通過在線簡單的文字輸入方式,超越了表現的局限,其變化仍在繼續。

在網上比起“汪汪(狗叫聲,通常也指小狗)”,“萌狗”一詞更爲常見。也有人擔心這種網絡語言會助長語言破壞。但作者強調這是自然的變化,他說:“語言是終極參與民主主義。”


鄭盛澤 neon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