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致敬《合唱》

Posted December. 31, 2020 07:30   

Updated December. 31, 2020 07:30

한국어

  1902年在奧地利維也納的“分離派藝術館”舉行了紀念貝多芬逝世75周年的特別展。這也是為了進步藝術而組成的“維也納分離派”的第14次集體展。這壹集體的領袖古斯塔夫·克裏姆特展示了將貝多芬最後壹首交響曲《合唱》視覺化的壁畫《貝多芬橫幅畫》。共有21名維也納美術家參加,展出的主人公意外地是壹位德國美術家。克裏姆特的壁畫其實也是為了補充這位作家的作品。其主人公就是生前像克裏姆特壹樣有名,但死後卻幾乎在德國之外不為人知的馬克思·克林格。

 1857年出生於萊比錫的克林格曾在巴黎、維也納、羅馬等地活動,以畫家及版畫家著稱。回到故鄉後,他從40歲開始埋頭於實驗性的雕刻。克林格展示的新作是高3米多高的貝多芬全身像。在寬闊的王座上裸體蹲坐的貝多芬看起來不是英雄的形象,而是軟弱的人,不,像幽靈壹樣。放在貝多芬面前的黑鷹和椅子上的裝飾就像是謎壹樣。雕刻中使用的顏色和材料也比較陌生。不是單壹顏色的青銅或大理石雕刻,而是用白色、黃色、黑色的大理石結合象牙和青銅等不同性質的材料制作而成。

 作品壹公開,就因對偉大作曲家的贊揚而受到了不恰當的指責。評論家們貶低說:“這是工藝品,不是藝術。”只有少數人贊不絕口,認為這是克服逆境的軟弱的貝多芬的真實面貌,也是英雄的典型。實際上,貝多芬在患有嚴重聽覺障礙的情況下創作了第九交響曲。

 老鷹是羅馬皇帝的象征,也是強調愛情的約翰福音的作者司徒約翰的象征。克林格想表達對通過老鷹像福音壹樣傳播到世界的偉大音樂巨匠的尊敬。多種顏色和材料的結合是對傳達人類愛與和諧信息的《合唱》交響曲真正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