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貝多芬的‘和弦’最受後輩作曲家的追捧模仿”

“貝多芬的‘和弦’最受後輩作曲家的追捧模仿”

Posted March. 24, 2020 07:58   

Updated March. 24, 2020 07:58

한국어

26日是今年迎來250周年誕辰的“音樂聖者”貝多芬逝世193周年的紀念日。4月1日是後期浪漫主義作曲大師拉赫瑪尼諾夫誕辰147周年紀念日。上個月,KAIST文化技術研究生院朴柱勇教授組通過大數據分析,發表了“古典音樂作曲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是貝多芬,最具創新性的作曲家是拉赫瑪尼諾夫”的研究結果,吸引了人們的視線。使用了什麽方法呢?為什麽是貝多芬和拉赫瑪尼諾夫呢?

 20日,朴教授在電話裏介紹說:“我們分析了相同的音同時響起的一瞬間的和弦連接到下一個和弦的模式。”此次研究沒有考慮節奏和音色等要素。 分析認為,越是嘗試很多新的和弦連接,就越是創新的作曲家,越是後輩作曲家們很多模仿的新的和弦連接嘗試,就越有影響力。沒有進行將多個調(key)的和音調成一個調的平均化(normalization)。

 對音樂迷來說,他們大多有成見,認為“音樂天才是莫紮特” “拉赫瑪尼諾夫是個紳士,與創新有距離”。 這也是為什麽此次研究結果可能會被意外接受的原因。

 朴教授解釋說:“像海頓和莫紮特等古典主義作曲家們根據現有的音樂語法進行作曲的傾向濃厚,而且很少使用新的和弦。”相反,拉赫瑪尼諾夫等後期浪漫主義作曲家們則傾向於創造獨立的音樂語法,因此和弦的革新性較大。他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代表“新維也納音樂派”的現代音樂作曲家們幹脆各自使用新的音樂語法,因此被排除在本次研究之外。要一一輸入眾多音樂家的和弦,是不是費了不少勁呢?對此,朴教授表示:“很多樂譜被編成應用於電腦音樂的MIDI文件,可以大量輸入。”

 在創新性和影響力上,貝多芬和拉赫瑪尼諾夫之後是誰?創新性排名依次是拉赫瑪尼諾夫、巴赫、門德爾松、勃拉姆斯;影響力方面則是貝多芬、舒伯特、肖邦、李斯特。但樸教授認為,從影響力來看,越是“前輩”,越是20世紀初及更遠年代的作曲家,對後輩的影響越大,具有“反射利益”。

 2015年,朴教授發表了以大數據分析“同一張唱片中包含作品的作曲家網絡”的論文,吸引了人們的視線。記者問他是否原本就喜歡古典音樂,他回答說,“我喜歡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歌謠等各種音樂。”

“我是一名統計物理學家。對我來說,科學的創意性與藝術的創意性沒有太大區別。希望這次的研究也能被理解為享受藝術的方法。”他還補充說,通過這些研究,制作“創意性技術”是重要的目標之一,即使是不精通精湛藝術技藝的普通人,也能創作出相當高完成度的藝術作品。


劉潤鐘=文化專門記者 gustav@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