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自由奔放、熱情似火的渤海人

Posted July. 06, 2018 07:44   

Updated July. 06, 2018 07:44

한국어

作爲渤海統治階層的字體,有“貞慧公主墓碑銘”(780年)、“貞孝公主墓碑銘”(公元792年)、“鹹和四年銘佛碑像銘文”(834年)。這些字體基本上帶有韓民族的特性,流露出其出現年代的中國化特點,與高句麗後期或統一新羅的字體相似。

首先,筆畫的方向不整齊,各式各樣,字體的大小也沒有一定之規,不平衡。雖然搭起了橫與豎,但並不勻稱。最後部分上揚,這是中國字體的主要特征,似乎受到了中國的影響。筆畫粗細和長短有變化,顯示出上下稍長的特點,這意味著熱情、膨脹欲望、積極性、實踐性和進取的氣象。南宋的葉隆禮受皇帝敕令編纂的《契丹國志》中說:“三個渤海人,可敵一頭虎”。

在渤海的瓦當中發現了韓民族的字體,從而確認了渤海是韓民族的國家。因其自由奔放,與循規蹈矩、遵守一定之規的中國字體不同,流動著柔和的線條,與靺鞨字體也不同。從銘文瓦當來看,左右不對稱,字體大小不勻,線條的方向也無一定之規,時而任意揮灑。又,線條圓潤而不陡急。自由而有活力,流露出韓民族性格急躁、情緒多變、善良的特性。

柳得恭在《渤海考》的序言中寫道:“大氏究竟何人? 高句麗人也。所有土地屬誰? 正是高句麗之地,更有拓展。”也可以通過字體支持這一主張。律師、筆迹研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