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靖國神社的兩個面孔

Posted July. 29, 2013 03:12   

한국어

日本的夏天很熱。不僅氣溫高,濕氣也重,很炎熱。8月份暑氣就會達到巅峰。最近韓日之間的外交矛盾讓這樣的夏天變得更熱。這裏指的是8月15日日本總理和閣僚參拜靖國神社的事情。

記者去過多次靖國神社。4月開櫻花的時候,神社入口會成爲路邊攤的天國。東京第壹的櫻花景點千島淵與靖國神社的入口相連接,來賞花的遊客們會在該神社停住腳步、填飽肚子。

13—16日“魂祭”的時候,這裏會變成戀人們的天堂。從神社入口到白殿(參拜的地方)會不滿黃色的燈。到晚上燈的火光會形成夢幻的氣氛。神社裏有很多十幾二十歲的年輕男女們,享受慶典。

靖國神社的“原臉”與其他神社沒有什麽兩樣,是個清靜的地方。26日上午記者訪問靖國神社的時候斷斷續續地看到了來進行參拜的3、4名日本人。由老人組成的團體正在聽著解說員的解說,觀看神社的各個地方。

如果只看這些場景,就可以理解安倍晉三總理的話。安倍總理在接受日本月刊“中央公論”(7月版)采訪的時候表示:“很多韓國人和中國人認爲靖國神社是贊揚軍國主義的神社。但實際上去過以後會驚訝地發現沒有壹名軍人。來靖國的(日本)慘敗人絕對不是祈願回歸軍國主義。”

櫻花和路邊攤、慶典、清靜的氛圍確實與軍國主義有距離。但是來4、5次經過神社的話就能發現“對軍國主義的鄉愁”的神社新面孔。甚至令人懷疑“日本真的是在反省侵略戰爭嗎?”

在靖國神社的右邊角落上舉行“大東亞戰爭70年展”特別展覽會。在展示會入口處設置的顯示器中出現了“日歐列強爭先恐後地殖民支配亞洲的時候,日本站出來想解放亞洲”的說明。即,把太平洋戰爭解釋爲“亞洲的解放”,日本在1941年12月攻擊美國,引發了太平洋戰爭。

神社內的遺物展示館“遊就館”展示著從1868年維新改革以後日本所經曆的各種戰爭資料約壹萬個。放在1樓大廳裏的蒸汽機車是遊客們常來拍照的地方。但是哪裏也沒有記錄在過去建設鐵路的時,曾有6萬名泰國人和中國人等、1萬5000名戰爭俘虜犧牲的事情。

在說明引發壬辰倭亂的豐臣秀吉的部分中,寫了:“秀吉的夢想是擴大到海外,征伐明國,因此向朝鮮出兵,但是未能實現……。”“侵略”寫成了“出兵”。

說明太平洋戰爭的時候寫了:“自大東亞戰爭中日本軍取得閃耀的勝利後,亞洲民族的獨立成爲現實。日本失敗後各國經過獨立戰爭成了民族國家。”不知道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國民會不會也贊同日本軍的勝利提前了民族國家建立的說法。

看到這個資料的日本會怎麽想?打開了放在特別展覽會上的訪問錄。大部分寫了“感謝失去生命的先祖”。先祖爲什麽會失去生命並不重要。在估計是外國人寫的“日本要反省侵略戰爭”文章下,寫有“希望這種人不要來靖國神社”的批判文句。

韓日之間存在獨島、慰安婦等多種問題。如果日本壹直美化過去錯誤,兩國之間的問題不會那麽容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