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1㎢喀布爾土地裏有1000個悲劇”

Posted July. 20, 2013 04:16   

한국어

在最近這樣的世界上,能讓人流下感動的眼淚的小說能有幾篇?而且是不使用荒唐的新派手法或陳舊的方式,而是用凝練、平淡的敘述方式撰寫的小說。在盛夏的晚上,聽著下梅雨的聲音讀完後,悲傷的情緒還是不會消失,到深夜也無法入眠的小說。

卡勒德‧胡賽尼(48歲)的新作《群山回唱》因爲就是這樣的小說而令人高興。他在前作《壹千個燦爛的太陽》(2007年)以後,時隔了6年推出了第三個長篇小說。出生在阿富汗喀布爾的胡塞尼在蘇聯侵略阿富汗後隨著擔任外交官的父親在九歲的時候去了巴黎。十五歲流亡美國後他成了醫生,在做醫生工作的事後抽空用英語寫了第壹個長篇小說“追逐風筝的孩子”(2003年),該小說成了世界暢銷書,他也因此受到了關注。

這次的小說也跟之前的作品壹樣,以阿富汗的現代史爲背景,描寫了家庭的故事。小說描寫了在具有不安的政治和內戰的國家,因爲出生在貧困地方的“罪”,壹些人經曆了曲折的生活,但最終不會放棄希望和救援,而這壹種人類小說也是貫通作者所有作品的壹貫性的主題。

1952年,生活在阿富汗的小村莊夏德巴格的少年阿蔔杜拉和妹妹帕裏因爲貧困,不得不分來。阿蔔杜拉非常愛妹妹,爲了得到妹妹喜歡的孔雀羽毛,給了羽毛的主人自己的鞋子,滿腳傷痕地回到家裏。但是打日工的父親因爲要撫養繼母和即將出生的弟弟,決定將帕裏送到富人家裏。帕裏就是“爲了保住手而割下來的手指頭”。

小說的開頭是在把帕裏送到喀布爾的前壹天晚上,父親給兄妹講述的悲傷的童話。很久很久以前,惡魔來到了農夫阿維夫的家裏,抓走了5個子女中最可愛的小兒子。小兒子的脖子上戴著小鈴铛。愛維夫爲了救小兒子找到了惡魔,但是小兒子卻在豐饒、和平的地方幸福地玩耍。經過壹番苦惱,阿維斯留下小兒子自己離開。惡魔給阿維夫壹個藥,讓他在回去的路上吃。這是能讓他忘記兒子的忘卻之藥。阿維夫雖然不記得兒子了,但是偶爾能聽到不止從哪裏傳來的鈴铛聲。

爸爸說的童話就是暗示小說梗概的鑰匙。以阿蔔杜拉和帕裏的分離爲中心,介紹收養的外舅、收養帕裏的女詩人、在愛富汗擔任醫療救護隊員的希臘人外科醫生等多種人物在60年的長久時間裏上演了來回阿富汗、法國、美國的故事。這些人都是在心裏深處具有愛情、傷痕、犧牲和背叛的平凡的人們。作者用第壹人稱和第三人稱的角度、書信或雜志采訪等多種形式增加了小說的戲劇性樂趣。9個章節好像都是獨立的短篇小說,但是都與分開的兄妹有機性地連接在壹起。這些也是兄妹的親情和離別像回音壹樣流傳、創造的故事。

阿富汗對我們來說雖然是陌生的國度,但是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的故事卻非常地熟悉。經曆了蘇聯的侵略和內戰、塔利班的執政的他們的故事裏有著在日本強占時期6‧25戰爭、膩煩的貧困中維持了艱難生活的我們民衆的影子。小說中的文章─“喀布爾的1平方公裏地方中,好像有1000個左右的悲劇”概括了這些。

小說的題了源自威廉‧布雷克的詩《乳娘的歌唱》中的句子“所有的山丘壹起唱響”。考慮到比起山丘,山更多的阿富汗地形,把“山丘”改爲“山”。父親爲了送走帕裏讓她坐在推車上,讓阿蔔杜拉走路,經過幹旱的沙漠時,山靜靜地觀看了充滿悲傷的這些人。這個山是不是也抱著兄妹的悲哀,壹生都在靜靜地發出回音?如同在童話中傳開的鈴铛聲壹樣……

鼓掌(作品價值,5分爲滿分)★★★★☆

眼淚(感動和悲傷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