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金泰榮-羅伯特•蓋茨協議背後的不安

[社論] 金泰榮-羅伯特•蓋茨協議背後的不安

Posted October. 23, 2009 09:07   

한국어

美國保證,若韓國遭到朝鮮的核攻擊,將動用核保護傘與常規打擊能力、導彈防禦(MD)體系等一切手段,給予反擊。必要時,將會對駐紮在世界各地的美軍戰鬥力進行合理調動,增派至朝鮮半島。金泰榮、羅伯特•蓋茨韓美國防部長在前天舉行的兩國合同參謀長軍事委員會(MCM)的協議結果為前提下,於昨天舉行的安保協定會談(SCM)中,通過了針對朝核問題對策的16項共同聲明。體現強大防禦公約的共同聲明,同時也具備向朝鮮施壓棄核的效果。

羅伯特•蓋茨部長再次確認,屆時會向韓國提供如美國本土遭受核攻擊時同等級別的延伸威懾力(extended deterrence),並明確表示了其具體打擊手段。其中,還包括了洲際導彈(ICBM)、潛艇發射彈道導彈(SLBM)、戰略轟炸機等手段。駐韓美軍指揮官 Walter L.Sharp曾於6月26日在陸軍士官學校進行特別演講時表示,延伸威懾力中包括了MD。延伸威懾的概念在2006年兩國首次通過SCM共同聲明後提出,並於今年6月舉行的韓美首腦會談時,在“韓美同盟未來規劃”上實現條文化。將美國本土及駐日美軍的朝鮮半島增援計畫擴大至全球美軍戰鬥力,也同樣存在重大意義。

但是,針對韓美聯合司令部的解散及戰時作戰統治權的轉換(韓國軍隊單獨行使)等問題,美軍仍固守“2012年4月17日”的原有日程。導致我國未能完全消除安保的不安感。兩國部長僅商定對其推進情況進行定期評價、審核,故僅保留了一絲延期可能性。對此,羅伯特•蓋茨也只約定了:“美國將繼續提供補充戰鬥力,直到韓國具備完整的自主防禦力量。”其中,將目前的駐韓美軍的兵力維持在2萬8000名標準、並將駐韓服役期延長至3年,是不幸中的萬幸。

美國的防禦公約是以穩固的韓美同盟為大前提。若屆時政權變化及其同盟關係出現削弱,很有可能面臨僅靠防禦公約,無法安心的局面。這也是我國對2012年韓美聯合司令部的解散及戰時作戰統治權的早期轉換表示顧慮的原因。近代史上,幾乎不存在多國部隊離開聯合作戰及統一指揮權的情況下仍保持勝利的先例。成功擊退6•25入侵是依靠聯合國部隊司令官的作戰指揮權下,成功完成聯合作戰的典型案例。

羅伯特•蓋茨部長間接暗示的阿富汗等戰爭地區的兩國合作,也可成為增強同盟關係的上佳機會。同時,有必要積極展開如美軍基地的平澤遷移等,提供美軍穩定駐紮條件的工作。此外,還要對6月韓美首腦會談中協定的國家安保及全球安保問題的“總攬性戰略同盟”傾入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