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韓國經濟將何去何從

Posted February. 03, 2009 08:39   

한국어

自1970年以後,韓國經濟能夠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高速增長,是因為有強大的、能夠購買“物美價廉”的韓國產品的消費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經濟繁榮給韓國帶來了能夠克服十多年前外匯危機的條件。

近十年來,世界經濟受到“全球經濟失衡”的影響,度過了繁榮時期。“全球經濟失衡”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積極消費,讓亞洲的新興國家賺到巨額外幣,亞洲新興國家再把這些錢投資在發達國家的一種方式。

很多年以前,經濟學的碩學之士就把這些全球資本主義的失衡稱之為“恐怖均衡”。並發出警告,這種“失衡”狀態將很難維持下去。隨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擴大,打破了這種“失衡”狀態,導致發達國家的人們失去了消費能力。而這些衝擊直接波及到了依賴出口擴大經濟規模的韓國。

更為嚴重的是,即使美國等世界大消費國度過了金融危機,短時間內也是很難回到過去的消費模式。專家分析,如果韓國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是很難保持金融危機前的經濟增長率的。而且,潛在增長率也會從4%跌到2、3%。

○全球經濟失衡的時代落下帷幕

2000年初,世界貿易失衡狀態達到了頂峰。

由於美國人的過度消費,很多通過對美出口掙錢的亞洲國家出現了貿易順差,而且賺了很多外幣。結果,美國的經常收支逆差像雪球般越滾越大,導致從1998年的2150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7881億美元。

三星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朴玄秀分析,“2006年為止,世界經濟的繁榮是靠這些失衡存在的。在房地產泡沫經濟期間,美國人的消費依然很大。加上韓國等亞洲國家的出口額增大,拉動了整個經濟”。

但是,這種“不穩定的均衡”在2007年的次貸危機時,以房地產泡沫為導火線開始倒塌。去年九月份,正式爆發的金融危機瞬間改變了包括美國在內的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市場的消費模式。

對美國人來說減少消費、多存款是最佳方式。去年第四季度(10~12月),美國的儲蓄率達到了2.9%,這比去年的不足1%,大大增加。

沒有預想到此次危機的亞洲國家,在經濟景氣時,投入了大量設備投資以擴大生產能力。因此,面臨了供過於求的局面。以日本來說,豐田汽車、索尼等出口企業連續出現了逆差,並陷入了困境。同時,中國1月份出口增長率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0%左右。

近日,華爾街日報分析,“日本和美國早已受到了各界的忠告,減少對歐洲的出口,促進國內需求,但都沒有實踐。因此,日本的‘出口泡沫’正逐漸瓦解”。

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也在近日的研究報告書上說:“如果全球經濟失衡瓦解,最壞的結果就是世界經濟將會陷入到美元暴跌、美國經濟蕭條、美國的長期存款利息劇增、亞洲經濟沒落等惡性循環當中”。

○依賴出口經濟導致“無雇傭增長”

面臨現在的金融危機,內需市場是一個堅固的經濟支柱。對於毫無內需基礎,單靠出口發展的韓國來說,一旦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消費縮減,毫無避免的會遭到直接打擊。雖然,韓國的對美出口不到20%,但由於經由中國等第三國家的出口,將會遭到連續的打擊。

1960年代後,從國家性角度擴大的出口產業是拉動韓國經濟的火車頭。韓國出口雖然在石油危機或外匯危機時受到了暫時的打擊,但這也是克服每次危機的動力。但是,韓國只是在世界經濟繁榮時期,忙著擴大對外貿易規模,對於將來的環境變化,沒有採取措施,而疏忽了重組產業結構。因此,受到了批評。

韓國的過度依賴出口是“無雇傭增長”的原因之一。

據韓國銀行的投入產出表,從每10億韓元的出口額解決就業人數方面來看,1995年為26.2名,2000年為16.6名,2003年為12.7名,不斷下滑。過去的勞動集約型產業出口轉向技術集約型產業,導致雇傭率出現了顯而易見的下跌。這說明,沒有內需經濟的發展,只擴大出口經濟,是很難解決就業問題的。

產業研究院主力產業室的前任研究員宋炳俊指出:“產業結構中,如果依賴出口經濟越大,說明對抗外界的力量越小。因此,應促進教育、保健、醫療、娛樂等各種服務業,逐步調整過於依賴出口經濟的產業結構”。



俞載東 李瑞賢 jarrett@donga.com baltika7@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