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忘卻歷史的戰敗國日本

Posted August. 17, 2005 06:27   

한국어

○從廢墟中站起來的經濟大國

目前,超級強國美國和戰敗國日本約占世界國內生産總值(GDP)的45%。日本的GDP以2004年爲准高達4.6234萬億美元,緊隨美國位居第二,人均國民收入(GNI)列第9位(3.7180萬美元)。外匯儲備額以6月末爲准高達8393億美元,穩居世界之首。

日本以在韓國戰爭中掠獲的資金作爲本錢,20世紀60年代在個別企業的帶領下,迅速進入重建經濟的“企業時代”。投向僅10年後的1956年,日本政府就通過經濟白皮書向國內外宣稱:“現在已經不再是戰後。”

該時期內日本經濟的特點是,官僚階級主導經濟運作、企業和銀行緊密合作的資金供給體系、終身雇用制及對公司的忠誠度要求等。日本經濟的成長經驗對韓國和臺灣等後發臨近國家和地區的進步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濟高速成長的20世紀70年代年和陷入還錢趣味的20世紀80年代,對日本來說,歷史是多餘的存在。對歷史的否定和指向外部的衝動以及90年代初泡沫經濟的崩潰一起降臨日本。

○日本年輕一代的歷史“不感症”

目前,70%以上的日本人口沒有經歷戰爭,即所謂的“戰後一代”。對於10~29歲的青年層來說,戰爭只存在于父母一代的回憶中,並沒有走進現實中。

是這樣嗎?所謂“重現偉大的日本”的概念成爲商業文化製作者的良好素材。今年4月份在被原子彈襲擊的廣島開業的“大和博物館”人氣鼎盛。該博物館8日連續接待了50萬名參觀客,賣場裏的大和點心和大和果凍大受人們歡迎。1945年4月“大和戰艦”和舊時日本軍的3000餘人兵力已同葬身於東中國海的歷史已經成爲被遺忘的往事了。

在劇場裏上映的《亡國的宙斯盾》吸引了年輕一代觀衆,該影片描寫了爲對抗假想敵的陰謀,自衛隊要員活躍的模樣。甲級戰犯合祀的靖國神社也隨著大衆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出名,對於好奇心強烈的日本人,靖國神社變質爲家庭結伴的走訪地。

據《每日新聞》的輿論調查結果,認爲日本發動戰爭是“錯誤”的年齡在30∼60歲以上的人占43∼46%。相反,20~29歲的回答者僅占36%,所占比率最低。回答“不太清楚”(34%)和“別無選擇的戰爭” (29%)的人也比其他時代的人多。

○日本要去哪里?

東京外交消息人士稱:“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作爲右傾化的主導人物備受譴責,但是,考慮到自民黨中被提名爲下一屆競選候選人,不免對將來更加擔憂。”

日本自民党代理幹事長安倍晉三和經濟産業相中川昭一等人的信念是,“強大的日本”和“敢於說話的日本”,並主張稱:“日本決不能被過去的歷史所羈絆。”他們的邏輯是,把上一代發動戰爭的責任歸咎於當時還沒有出生的現代的青年一代是不合理的。

這些人稱“日本應該和其他國家一樣成爲‘普通國家’”,並不斷試圖通過修改和平憲章來擴充日本自衛隊的軍備。日本以北韓和中國的潛在威脅爲由,將引入耗資巨大的導彈防禦系統(MD),並通過自衛隊向伊拉克發兵等行動成功將自衛隊的活動範圍轉移到海外。這些人認爲“任何成爲日本總理的人一定要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對於他們來說,戰犯只不過是“爲國家費心盡力卻枉死的先輩而已”。

這些人也可能對以放棄日本自民黨升級自衛隊的自衛軍,允許在海外進行武裝活動,專守(專門守備)防衛原則爲基礎的憲法修訂案草案的確定起了重要作用。日本正在推進升級防衛廳的省和新設國防義務事項等計劃。日本自民黨內部的一部分右翼勢力甚至贊成核武裝論。

隨著日本政界向右傾化發展,反省日本戰爭責任的1995年“村山富市談話”的精神也日益退色。衆議院決議案和小泉首相的戰後60周年談話比“村山富市談話”的退步,意味著日本對於歷史的認識在過去的10年間更退一步。

有不少人分析,即使摻雜著對臨近國家的擔憂,但日本今後60年顯然會和過去60年大有不同。



朴元在 parkwj@donga.com